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噪声病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26 20:06:03 浏览次数:1602

噪声病是一种以听觉器官受损为主并伴有听觉外系统反应的全身性疾病。其症状和体征的产生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接触时间以及个体对噪声的敏感性有关。当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章地混合时,可产生使人心烦意乱,难以安心工作和休息的噪音;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是娓娓动听的音乐也可能成为一种噪音,因此从生理上讲,凡是不需要的,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主要会损害人体的听觉器官。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损,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噪声的特异性作用,主要是引起听觉系统的损伤;它的非特异性作用,则表现为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将噪声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特异型”噪声病;二是“非特异性”噪声病。当噪声只引起听觉器官的“柯蒂氏器”损伤即为“特异型”噪声病;当噪声作用于机体的各器官,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时即为“非特异性”噪声病。

噪声病的病因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结果发现,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等,也会加重接触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慢性损伤。在经常接触噪声的同时又接触有机溶剂的所挥发的蒸气如甲苯等,也可在无形中加重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慢性损伤。

噪声病可能会对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听力系统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噪声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产生神经衰弱症。具体的原因分析如下:声音引起的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是从内耳感受细胞传到大脑的高级听觉中枢,神经通路终止于听中枢皮质。沿着主要听觉通路的某些神经纤维上行到中脑,终止于网状结构后,还能将冲动传递到植物神经系统,从而激发腺体、心血管、胃肠等变化,为全身反应的一部分。当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们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可使脑血管张力发生改变,神经细胞边缘出现染色质的溶解。这些变化,早期可以自己复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牢固的兴奋灶,累及植物神经系统,产生神经衰弱症。

(2)噪声还会对人的听力系统造成影响,产生噪声性耳聋。其形成过程如下:当噪声长期作用于听觉系统,大多数出现在2000赫兹(Hz)以上的高频听力损失,以3000~4000Hz这个范围最为典型。由于外耳道对2000~6000Hz的声音有共鸣作用;中耳对高频声更易于传导;内耳耳蜗基底部有一狭窄区,主要感受4000Hz左右的高频声,此处有解剖学上的生理缺陷,血液循环较差,且易受淋巴液振动波的冲击,该处基底膜受振时的振幅最大,强而频繁的声负荷集中于此,使螺旋器病变多发生在基底部。病理检查发现螺旋器毛细胞肿胀变性、萎缩或消失,严重者可见螺旋器从基底膜上剥脱。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毛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增生。相关实验表明噪声可引起内耳感音细胞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致使氧张力降低,酶活性下降,影响了毛细胞的呼吸和代谢,导致细胞的变性坏死,从而引起噪声性耳聋

(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包括诱发心脏疾病、使心率发生变化等等。

具体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当接触噪声时,机体反应性去甲肾上腺素增加,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心血管壁时引起外周阻力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压升高,引起心率加快;

②释放出的儿茶酚胺可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血清镁含量增高。而尿液中镁的排出量也会随着红细胞镁含量的减少而增多,从而使细胞镁呈负平衡,使心肌镁减少和钙的增加,也增加了心脏疾病发作的危险。此外,体内缺镁还可使机体对噪声的敏感性增高。

噪声病的症状

关于职业性噪声聋,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公布相关的分级标准。根据相关资料,建议将其等级分化为轻、中、重等程度。

噪声病的鉴别诊断

由于噪声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是非特异的,所以必须排除本身固有的病患以及对可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的相关职业因素及环境等因素的作用,经过慎重的综合分析诊断,才能判断噪声对听觉外系统造成的影响,这点尤为重要。

噪声病的并发症

噪声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噪声造成的非听觉效应有生理反应可能会使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失调。例如心率改变,血压波动,内分泌产生障碍等。当一个人长期反复受到噪声的刺激,可能会诱发某些疾病。

(3)噪声造成噪声可能还会产生某些心理反应,如惊吓过度、性格大变、脾气暴躁等、变得烦躁不安。人们也常常被恼人的噪声中断睡眠、影响休息;在一定的社交和工作场合,噪声会影响彼此之间的交谈,防碍社交,导致沟通和工作效率降低等。

噪声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最根本措施,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1)根据噪声源的不同性质,采用隔声、消声、吸声材料、设施,使声源强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2)配戴个体护耳器材,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的个体护耳器有耳罩、耳塞。一次性使用的软型泡沫塑料耳塞为最常用,隔声效果可达20dB~30dB。耳罩隔声效果较好,可达30dB~40dB。

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得参加噪声作业。强调就业前的听力检者,对预防噪声对听器官的损伤也是十分重要。

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我国于1980年根据A声级制订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规定工作地点噪声一般容许标准为85dB(A)。

噪声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噪声持续扰耳而致病主要损害心、肝、肾三脏,按三脏受损之轻重进行辨证施治可收到良效。

(1)噪声损害以肾阴虚为主时,患者表现耳鸣,夜晚更为厉害,听力渐差,虚烦失眠,梦交或遗精,伴有头晕目暗,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宜补肾益精、滋阴潜阳,可用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生地各15克,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各10克,五味子12克,磁石30克(先煎)。偏肾阳虚者表现为耳鸣耳聋,下肢不温,性欲淡漠或阳痿等,宜补肾温阳,可用补骨脂丸加减:熟地30克,当归、川芎、补骨脂、胡芦巴、杜仲、菟丝子各15克,肉桂、川椒各5克,白芷、石菖蒲、刺蒺藜各10克,磁石30克(先煎)。

(2)噪音扰乱心神为主者,表现为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治宜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平补镇心丹加减:生地、麦冬、天冬、人参、炙甘草各10克,远志、茯神、枣仁各15克,五味子6克,龙齿、磁石各25克(先煎)。

(3)噪音引起肝阳上亢者表现为耳鸣眩晕头痛且胀,少寐多梦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黄芩、山栀、杜仲、寄生各10克,夜交藤、茯神、菊花各15克,石决明30克(先煎)。

噪声病的西医治疗

对于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伤和和噪声性耳聋,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服用一些能促进内耳血液循环、加强听觉细胞营养和代谢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如烟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2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