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30 23:46:36 浏览次数:161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发病率高峰在3岁至7岁之间,ALL也可发生于成年人占所有成年人白血病的20%。什么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因有哪些?

什么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其正常情况下能发育为淋巴细胞的细胞发生恶变,并迅速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占急性白血病中25%,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此病起源于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B细胞或T细胞早期抗原标志。在诊断时,骨髓内正常细胞被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即原始的淋巴细胞所代替,而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同时可出现髓外浸润的表现。由于原始的淋巴细胞存在分化成熟障碍,不具备正常淋巴细胞功能,且正常粒细胞受抑,使患者容易因感染并发症而死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

正常可发育为淋巴细胞的早期未成熟细胞发生恶变。这些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积聚,破坏并取代正常造血细胞。它们可释放到血中并到达肝、脾、淋巴结、脑、肾以及生殖器官,在这些部位能继续生长和繁殖。它们能激惹脑膜引起脑膜炎,亦能引起贫血、肝、肾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造血系统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放射线及遗传因素有关。

(一)病毒因素

1980年美国和日本学者分别从患有T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分离到一种病毒,证实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关,即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I型(HTLV-1),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致病性人类逆转录病毒。至今已从患不同T细胞肿瘤,包括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中分离出HTLV-I相关病毒的DNA。在日本的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最高发区的南部Kyushi岛,该岛中大约10%~15%居民有HTLV-I抗体,而在其他岛上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很少见。来自美国东南部、南美洲、非洲和加勒比海的资料也可以看出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发病率高的地区有HTLV-I的流行。研究显示HTLV-I表面壳gP46和宿主细胞表面特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HTLV的亲细胞性和易感宿主的范围,且宿主的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造成HTLV-I的感染。

EB病毒不但与Burkitt淋巴瘤密切相关,而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许多病例报道显示,急性白血病发生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但这种相关的白血病发病率总体并不比一般的白血病发病率高,因此表明.EB病毒感染与白血病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化学因素

一般认为凡可引起骨髓损伤的药物和化学物质均可导致白血病发生,通过对照研究,氯霉素使用后随访显示,儿童继发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增加11~12倍。然而保泰松致白血病的证据仍不充分。乙双吗啉致癌变或诱发白血病,包括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报道,在国内外均屡见不鲜。

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继发性白血病和第二肿瘤毋庸置疑。尤其是烷化剂如瘤可宁、塞替派和环磷酰胺以及细胞毒药物马利兰等,由于其可引起细胞损伤和基因突变,因而可导致继发性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发生,通常在最初用药后4~5年}出现,且这种继发性白血病以显著的染色体异常为特征。

苯是目前公认的可致白血病的化学物质,从开始接触苯到诊断为白血病的间隔时间2~20年不等,尤其是接触苯以后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其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更高。苯引起的白血病通常具有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异位,7号单体等。

(三)放射线

放射线,电离辐射致白血病的能力早已被认识,日本广岛和长崎发生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自血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目前放射性治疗后,白血病发生率亦有一定增加。如接受32P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接受放疗的淋巴瘤、乳腺癌、子宫体癌患者,均证实白血病发生危险增加。

(四)遗传因素

同卵双生子中,一人患了急性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5%,而且所患的白血病类型相同。有统计资料表明,亲兄弟之间同患白血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4倍。

某些先天性家族性疾病与白血病发病关系密切。如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患者,其急性白血病发生率比健康人高20倍。其他如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Fanconi贫血),B1oom综合征,曲精小管发育不良等患者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均增高。

(五)获得性基因改变

所有ALL病例的白血病细胞都有获得性基因改变,至少2/3是非随机的,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后者包括易位(是最常见的异常)、倒位、缺失、点突变及重复,这些重排影响基因的表达,干扰正常细胞的分化、增生及存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9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