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攻击行为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6 07:16:10 浏览次数:1619

发布时间:2010-04-13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46人关注

班上有个男孩常去欺打班上其他孩子,上星期把一学生头往地上摁,那男孩的头磕出了大包,这星期一午休又连两次欺负同一同学,被欺负的孩子已经忍让的躲开,具目击的老师说,他往死里打那孩子,结果孩子的鼻子被打出了血。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发生了。

晚上。男孩子的母亲给我电话,她的情绪很激动,在放学接他的时候一听到我说的情况当场就给孩子一顿训斥和耳光。所以当时,我让男孩收拾书包,他逃离了教室。她咨询了她一个医生同学,据初步的看法,学生具有多动症。所以她想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的检查。可我认为,这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想吸引旁人的注意,可又不会去怎样与人交往。据孩子的母亲说,在他幼儿园时就有打人的问题,而后就我和母亲的接触,我觉得家庭对他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是父母的引导,一方面是父母对他的做法。母亲脾气比较急,如果孩子有错,免不了严厉的责骂更严重的就是责罚鞭打孩子。长久下来,孩子在父母那的严厉鞭打,对外也学着,甚至更为严重的模仿。所以我想这孩子更应该去心理医生那接受治疗,而他的母亲也适当的多听听心理医生的建议。

我也有错的地方。在批评上,让全班的孩子不去和他接触,这更触发他心里的柔弱,他渴望的是同伴的认同和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小孩也不意外。晚上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对他或者对我班上的孩子们,我是否应该变换一种奖罚的方式?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我这获得肯定和鼓励,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大的自我肯定和信心。因为我发觉班上有个女孩偏科很严重,而我对于她又过于苛刻的要求,我站在她的角度,能感受到她的压力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心理学工作者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解释为,故意打、踢、推或其他伤害他人身体和语言污蔑诋毁,即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和言语的攻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行为同儿童亲社会行为一样,是由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产生的行为,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有些行为还远未成固习,但它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其目的是为更有效地控制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通常有以下因素:

(一)生物因素

有些兴奋、冲动和攻击性强的儿童常常是对他们的父母特质的继承,基因确实影响个体的兴奋水平。有些调查结果表明,攻击型幼儿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素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基因并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对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二)饮食因素

一些研究显示,糖的摄入量过多与儿童易发生攻击性行为明显相关,但并不能由此认为,过多食糖对所有儿童、尤其是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儿童有攻击性或多动行为,合理地限制其糖的摄入量是可取的。

(三)社会因素

挫折、受排斥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干扰或阻碍其达到目的或意愿就是挫折。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某种关系。一位心理学家在两组幼儿面前摆上好看、好玩的玩具,而只允许一组幼儿玩那些玩具,另一组幼儿由于只准从窗外看看这些玩具而受到挫折,受挫折的幼儿的行为比未受挫折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破坏性。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差,教师评价不公平等,都易使儿童受挫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并不是幼儿的所有的挫折都会产生侵犯行为,如果挫折被看作是正当的、无意的或非专断的,就不会使幼儿异常愤怒。例如,一个不让他的孩子到公园去的父母虽然使孩子的愿望受到了挫折,如果他们解释说天正在刮风或下雨,此时不宜去,引起的侵犯性情感就要少一些。所以,给孩子讲清楚使其能接受挫折的道理,是能减少侵犯性情感的。

另外,与同伴冲突也是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而且在儿童社交中,厌恶得分高的儿童,其攻击性强,其厌恶分数与其性行为平均百分率成正相关。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比成人与儿童关系的影响更大。因为幼儿园及小学是同伴交往的集体,儿童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儿童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在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儿童接触的传媒主要是电视。在美国,人们早已认识到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并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它使暴力合法化,并习以为常。经常观看有暴力行为电视节目的儿童,易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四)家庭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由此可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引导、控制和矫正其攻击性行为。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指出,惩罚妨碍了儿童对正确行为的学习,挫伤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使儿童产生对抗情绪,影响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与其运用惩罚来矫正儿童的侵犯行为,不如通过创设环境来矫正其侵犯行为。教师为儿童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一些正确的行为模式供儿童选择,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满足。可以为儿童提供足够的空间,营养丰富的食品,各种娱乐器材,有趣的书籍等。教师还应为儿童提供机会,观察、学习人际互助,鼓励他们去与别人合作,通过模仿学会谦让、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通过强化而形成稳固的亲社会行为模式。特别是教育者本人应该起到榜样作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儿童的表率。

(二)教儿童学会渲泄侵犯性情感

烦恼、攻击、挫折、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侵犯性行为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相聚越多,其表现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因此,教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幼儿以渲泄的方法,就可以减弱其侵犯性情感的强度。相反,过分压抑幼儿侵犯性情感而使其获得暂时的安宁,但被压抑的侵犯性情感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侵犯性行为。应教会儿童用言语来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大哭大叫一通,以渲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毫无生命与价值的替罪羊,如用小手敲打墙壁,也可以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儿童的侵犯性情感。

(三)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有时候,一种侵犯行为发生了,却没有导致公然对抗。比如一名幼儿推了另一名幼儿一下,但对方迅速地跑开而没有反抗,诸如此类事件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忽略这种可能引起公然对抗的侵犯行为后果会更加严重。因此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应该进行干涉,使幼儿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并应该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应该对目睹侵犯行为的儿童进行有效的现身说法教育。

教师在学校里能够运用许多方法控制、矫正幼儿的侵犯行为,但没有家庭的配合,也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必须有家庭的干预,才能真正做到减少或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和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纠正儿童的侵犯性行为:

奖励。对儿童正确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奖励。奖励形式可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口头赞扬。

批评教育。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无理顶嘴等,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如果听之任之,这些行为就会得到蔓延和发展。因此,应客观地指出其错误,让他懂得自己的过失带来的后果。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不宜过多地采用争论的方式,否则,就会把他锤打成一名精明的律师,助长了言语的攻击性。

沟通。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自我认同感较差,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评,自卑抱怨心理较强,总认为他人对自己不理解,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要耐心地倾听,尽量不打断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感到尊重他。对孩子讲话的内容要作出正确的评说和指导。教师与家长之间也要经常沟通,互相交流情况。

(四)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大量研究和事实说明,学会内在控制的儿童有可能不使冲动的情感动作化,说理比惩罚更能帮助儿童明白承担非理性行为的责任。要培养儿童对侵犯行为的自责心理,培养其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境地体会受害者的苦痛。教育儿童认识到侵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使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有效地抑制侵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9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