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寻医问药食疗养生频道
作者:寻医问药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痛风 有效 中医 3个月——1年 

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吹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到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因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

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一些食品经过代谢后,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发原来积蓄在软组织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这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

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病为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因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内及其周围沉积所致。

尿酸分解降低作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已被排除,在核酸和核苷酸的正常转换过程中,部分被降解成游离嘌呤基,主要是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合成核苷酸所需要的核酸过剩时,会迅速降解为次黄嘌呤,鸟嘌呤在鸟嘌呤酶作用下脱氨成为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被氧化成尿酸,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是嘌呤生物合成的末端产物,上述3种嘌呤核苷酸可经2个途径中的1个合成,直接从嘌呤碱合成,如鸟嘌呤转化成鸟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转化成腺嘌呤核苷酸;或者它们可重新合成,嘌呤代谢的首步反应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谷氨酰胺 H2O氨基磷酸核糖 谷氨酸 焦磷酸(PPI),该反应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催化,此反应调节失控和嘌呤合成增加的可能机制是:PRPP,谷氨酰胺浓度增高;酶的量或活性增加;酶对嘌呤核苷的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对酶活性由协调作用的腺苷酸或鸟苷酸浓度减少,导致对酶的抑制作用降低,在HPRT缺乏和PRPP合成酶过度活跃时,细胞内PRPP浓度明显增高,嘌呤合成增多,在尿酸生成增多的患者,其PRPP的转换是加速的,此外,部分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所致,当该酶异常时,PRPP增多,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增多,其他还包括任何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分解加速的过程,均会因嘌呤降解加快而尿酸生成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

对部分痛风患者来说,其高尿酸血症的直接病理机制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清除率下降,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由肾小球滤过,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吸收(分泌前重吸收),肾小管分泌的尿酸盐部分在近曲小管的远端也被重吸收,少量在亨利襻和集合管重吸收(分泌后重吸收),因此,尿酸盐排泄几乎是肾小管所分泌,最终尿酸从肾脏排泄是肾小球滤过量的6%~12%,当肾小球尿酸盐滤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减少,均可引起尿酸盐肾排泄的降低,导致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增高超过超饱和浓度,尿酸盐在组织内沉积,在痛风病人的研究中已证实肾单位对尿酸盐的分泌是下降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只持续数日,但后来则可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若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最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关节功能恢复,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来愈短,如果不进行预防,每年会发作数次,出现慢性关节症状,并发生永久性破坏性关节畸形,手足关节经常活动受限,在少数病例,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关节亦可受累,粘液囊壁与腱鞘内常见尿酸盐沉积,手,足可出现增大的痛风石并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环孢菌素引起的痛风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同样也可见于手,甚至破坏肾小管。

血清尿酸盐浓度随年龄而升高,又有性别差异,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血尿酸持续或波动性增高,从血尿酸增高到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初发时为单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增多,痛风的发作表明血尿酸浓度长时期过饱和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自然缓解,不留后遗症而完全恢复,而后出现无症状阶段,称为急性发作间歇期,此后可再发,约60%患者1年内复发,间歇期也有长达10余年者。

及慢性关节炎期 未经治疗或治疗不佳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骨,肌腱,滑囊液和软组织中,痛风石为本期的常见表现,常发生于耳轮,前臂伸侧,跖趾,手指,肘部等处,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炎症反复发作进入慢性阶段而不能完全消失,引起关节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使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活动受限,随着炎症的反复发作,使病变越来越加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病者可无本期的表现。

1.慢性类风湿怀关节炎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约10%病例在关节附近有皮下结节,易与不典型痛风混淆,但本病:

①指趾小关节常呈对称性棱形肿胀,与单侧不对称的痛风关节炎截然不同。

②X线摄片显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变窄,有时部分关节面融合,骨质普遍疏松,但无骨皮质缺损性改变。

2.银屑病性关节炎 本病亦以男性多见,常非对称性地侵犯远端指趾关节,且0.5病人血甭尿酸含量升高,故需与痛风鉴别,其要点为:

②病变多侵犯指趾关节远端,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指甲增厚凹陷成脊形隆起。

③X线像可见严重的关节破坏,关节间隙增宽,指趾末节骨端骨质吸收缩短发刀削状。

痛风较易误诊,在欧美等国家,由于痛风比较多见,以致医师有时将非痛风疾病诊断为痛风,而在国内,由于痛风比较少见,常易将痛风诊为非痛风疾病,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诊断者对于痛风缺乏认识;二是痛风表现不够典型。

痛风性关节炎是被误诊的疾病,急性期以误诊风湿性关节炎为最多,发作间期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常见,此外,外科医师常将痛风误诊为丹毒,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

对于痛风合并的尿酸性尿路结石,由于结石症可以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故易误诊为单纯尿路结石,而漏诊痛风,痛风结节破溃流出白垩样物,则误诊为骨髓炎或结核性脓肿。

另一方面在痛风多发地区,常将一些有关节表现的其它疾病,误诊为痛风,这些疾病包括:老年人骨质增生症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关节痛,高尿酸血症合并神经痛风或关节痛综合征等,1991年Wolfe等在9108例风湿病门诊初诊病人中,有164例(1.8%)非痛风病人被误诊为痛风,其中有风湿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纤维织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近十余年来,国内痛风的发病率确有增加趋势,为了防止漏诊,下述经验可供参考:

1.熟悉痛风的临床特征 痛风临床表现确有许多特点,熟悉这些特点,是防止漏诊的前提。

2.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演变 痛风急性发作前或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血尿酸升高,但在间歇期或慢性期,则血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故不应以血尿酸正常,轻率排除痛风诊断。

3.慎重评价干扰炎症过程药物的治疗反应 各种有机酸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等药物,即可使痛风急性炎症缓解,也可使非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故不应作为痛风的诊断依据,也不应作为诊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并有关节病变的依据 。

4.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应排除潜在性痛风 多发性或复发性的尿路结石,可能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注意复查血尿酸,必要时作24小时尿尿酸定量,以防痛风漏诊。

5.重视X线像的特征 痛风病人有的骨,关节X成像呈缺损性改变,具有较大的特征性,对于罹患数年的病人,阳性率较高,据此可以与上述需要鉴别的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6.尽量进行尿酸盐特征性检查 关节滑囊液或痛风结节内容物作尿酸检查的阳性率极高,国内病例报告作该项检查者较少,值得大力提倡。

(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若发作频繁);

(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肾脏损伤,特殊疗法应根据本病所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选用,应治疗同时存在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1g/(kgd)左右,不进高嘌呤食物(动物心,肝,肾,沙丁鱼等),严格戒酒,避免诱发因素,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在2000ml/d以上,当尿H 浓度在1000nmol/L(pH值6.0以下)时,宜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d,使尿H 浓度维持在630.9~316.3nmol/L(pH值6.2~6.5)为宜,若晨尿呈酸性时,晚上加服乙酰唑胺250mg,可使尿保持碱性,增加尿酸溶解度,防止结石形成,同时,不应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烟酸等。

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持续至关节疼痛缓解后72h左右方可逐渐活动,应尽早应用下列药物控制关节炎,缓解症状。

(1)秋水仙碱:对控制痛风性关节炎具显著性疗效,当为首选,一般于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24~48h约90%以上的患者可得到缓解,常规剂量为每小时0.5mg或每2小时给1mg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或虽用至最大剂量6mg而病情尚无改善时,则应停用,静脉注射秋水仙碱能迅速奏效,胃肠道副作用少,用法:秋水仙碱2mg,溶于10ml生理盐水,缓慢注射(注射时间不短于5min),如病情需要,隔6h后可再给予1mg,一般24h总剂量应控制在3mg以内,但应注意:如果静脉注射时药液外漏,则可引起组织坏死,应严加防范,此外,秋水仙碱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尚可导致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脱发,精神抑郁,上行性麻痹,呼吸抑制等,因此,原有骨髓抑制及有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剂量应减半,并密切观察,血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尤为适用,此类药物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增强止痛效果,但应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萘普生,布洛芬,保泰松和羟布宗等,其中以吲哚美辛应用最广,本类药物一般在开始治疗时给予接近最大剂量,以达最大程 度地控制急性症状,然后,在症状缓解时逐渐减量。

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50mg,每6小时1次,症状减轻后逐渐减至25mg,2~3次/d,此药可有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头晕,皮疹等副作用,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症者禁用。

②布洛芬:常用剂量为0.2~0.4g,2~3次/d,通常2~3天内可控制症状,该药副作用较小,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肝转氨酶升高,应加以注意。

③保泰松或羟布宗:初始剂量为0.2~0.4g,以后每4~6小时 0.1g,症状好转后减为0.1g,3次/d,该药可引起胃炎及水钠潴留,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有活动性溃疡病及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④吡罗昔康(炎痛喜康):作用时间长,20mg/d,一次顿服,偶有胃肠道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周围血白细胞数和肝,肾功能。

⑤萘普生:抗炎镇痛作用较强,而胃肠道反应较轻,口服0.25g,2~3次/d。

(3)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具有迅速缓解作用,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易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故不宜长期应用,仅对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考虑短期使用,一般用泼尼松(强的松)片10mg,3次/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以免复发。

(4)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静脉用秋水仙碱一样,特别适用于术后不能服药的痛风发作的病人,多关节发作时,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5)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

虽经上述治疗但症状仍不宜控制,反复发作者,可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维持治疗,方法:0.5~1.0mg/d,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秋水仙碱对骨髓的可能抑制作用和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合理应用具有抑制尿酸合成与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控制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 mol/L(6mg/dl)以下。

这两类药物均无抗炎,止痛作用,通常依据患者的肾功能及24h尿尿酸排泄量进行选择,如果肾功能正常,24h尿尿酸排泄量小于3.75mmol者,可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肾功能减退,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75mmol者,则应应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不能氧化为尿酸,因而可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痛风石及尿酸性结石的形成,若合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可加快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并动员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溶解痛风石,常用剂量为100mg,2~4次/d,病情需要时可增至200mg,3次/d,直至血尿酸浓度降至360mol/L(6mg/dl)后,逐渐减量,用药初期可能会因血尿酸转移性增多而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此时可加用秋水仙碱治疗,少数患者使用本药可发生过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应提高警惕,一般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均可恢复,个别患者可发生严重的上皮组织中毒性坏死溶解,急性脉管炎,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甚至大面积的肝坏死,病情危重,应积极抢救治疗,通常副作用多见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因此,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剂量应酌情减少并密切观察,此外,老年患者使用此药也应谨慎。

(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每天尿酸排泄量不高的患者,对于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57mmol(600mg)或已有尿酸性结石形成者,应用此类药有可能造成尿路梗死或促进尿酸性结石的形成,故不宜使用,为避免用药后因尿中尿酸排泄量急剧增多而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故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同时应口服碳酸氢钠3~6g/d,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d以上,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等,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应避免同时使用。

①丙磺舒(羧苯磺胺):初始剂量为0.25g,2次/d,2周后逐渐增至0.5g,3次/d,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g/d,约有5%的患者可发生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②磺吡酮(苯磺唑酮):为保泰松的衍生物,其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较丙磺舒强,副作用亦相对较少,与丙磺舒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初始剂量一般为50mg,2次/d,渐增至100mg,3次/d,最大剂量为600mg/d,该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

③苯溴马隆:具有较强的利尿酸作用,常用剂量为25~100mg,1次/d,副作用轻微,少有皮疹,发热和胃肠道反应。

(3)辅助疗法: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由尿酸性肾病所致者,应立即给予乙酰唑胺500mg,其后为250mg,3次/d,同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水分,适量滴注1.25%碳酸氢钠液,为增加尿量,可静注呋塞米40~100mg,此外,应尽早给予别嘌醇,初始剂量为8mg/(kgd),3~4天减为100~300mg/d,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显著者,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肾盂或输尿管尿酸性结石所致尿路梗阻也可引起急性肾衰竭,除使用别嘌醇和碱化尿液外,可先行经皮肾造口术,以缓解尿路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去除尿路结石。

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避免食入含嘌呤的饮食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肉类,豌豆等;防止过胖,一般不主张饮酒,提倡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或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一般都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较大痛苦,有关节畸形和肾石病者则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肾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较差。

当今,痛风已遍及全世界,这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但是不能因为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而有所忽视,现在越是先进的国家,发病率越高,特别是经济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痛风的防治及预后还与重视的程度等有关。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60mm/h。

2.尿常规检查 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

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一般认为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16mol/L(7mg/dl),女性357mol/L(6mg/dl),具有诊断价值,若已用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缓解期间可以正常,有2%~3%病人呈典型痛风发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于上述水平,有三种解释:①中心体温和外周关节温度梯度差较大;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血清尿酸排泄,而远端关节内尿酸钠含量仍相对较高;③已用排尿酸药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在无嘌呤饮食及未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的情况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总量不超过3.54mmol/(600mg/24h),原发性痛风病人90%尿尿酸排出小于3.54mmol/24h,故尿尿酸排泄正常,不能排除痛风,而尿尿酸大于750mg/24h,提示尿酸产生过多,尤其是非肾源性继发性痛风,血尿酸升高,尿尿酸亦同时明显升高。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关节腔内可有积液,以注射针抽取滑囊液检查,具有极其重要诊断意义,滑囊液的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7)109/L,主要为分叶核粒细胞,无论接受治疗与否,绝大多数间歇期的患者进行关节滑囊液检查,仍可见有尿酸钠晶体。

将滑液置于玻片上,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可见双折光细针状尿酸钠结晶的缓慢振动图象,用第一级红色补偿棱镜,尿酸盐结晶方向与镜轴平行时呈黄色,垂直时呈蓝色。

尿酸钠结晶呈杆状针状,检出率仅为偏振光显微镜的一半,若在滑液中加肝素后,离心沉淀,取沉淀物镜检,可以提高其检出率。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滑囊液或疑为痛风结节的内容物进行定性分析来判定尿酸钠,是痛风最有价值的方法,方法是首先测定待测标本的吸收光谱,然后与已知尿酸钠的吸收光谱比较,若两者相同,则测定物质即为已知化合物。

对经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尿酸钠存在的标本,可行本试验以便进一步予以确认,此法简便易行,其原理是尿酸钠加硝酸后加热产生双阿脲,再加入氨溶液即生成呈紫红色的紫尿酸铵。

在有尿酸盐结晶的滑液中,加入尿酸酶保温后,尿酸盐结晶被降解为尿囊素可见结晶消失。

对于痛风结节进行活检或穿刺吸取其内容物,或从皮肤溃疡处采取白垩状粘稠物质涂片,按上述方法检查,查到特异性尿酸盐的阳性率极高。

期急性关节炎仅表现为软组织的肿胀,关节显影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与痛风石邻近的骨质可出现不规则或分叶状的缺损,边缘呈翘状突起;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进入慢性关节炎期后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有不规则或半圆形的穿凿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边缘骨质可有增生反应,此外,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可早期发现受累关节的骨密度改变,并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与病情观察的评价指标,单纯的尿酸性结石可透过X射线,其诊断有赖于静脉肾盂造影,混有钙盐者,行腹部平片检查时可被发现。

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总之,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痛风和观察病情演变不可缺少的方法,尤其是发现尿酸盐结晶,是提高痛风诊断质量的关键。

牛肚:牛肚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补虚益精、消渴、风眩之功效,适宜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薄弱之人。牡蛎(鲜):牡蛎中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可以除去体内的有毒物质,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牡蛎还含有维生素B12,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牡蛎又是补钙的良好食品。牡蛎肉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具有滋阴,养血,补五脏,活血.充肌之功效。鳎目鱼:鳎目鱼是中国黄渤海区的原产鱼种,温水性鱼类。该鱼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肌肉细嫩,口感爽滑,鱼肉久煮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优质比目鱼类。猪腰子:猪腰子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但猪腰子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固血脂偏高者,高胆固醇者忌食。青虾:虾营养丰富,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猪肉(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黑鱼:每lOOg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8.5g,脂肪1.2g,还含有18种氨基酸,如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贫血之人食用,西广一带民间常视黑鱼为珍贵补品,用以催乳、补血。鳢鱼有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效,因此三北地区常有产妇、风湿病患者、小儿疳病者觅乌鳢鱼食之,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法。小白菜:小白菜中所含的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能缓解精神紧张,考试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根据医书记载,小白菜有和中,利于大小肠的作用,能健脾利尿,促进吸收。小白菜还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冬笋: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儿童、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香菇(鲜):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香菇中有一种一般蔬菜缺乏的麦淄醇,它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香菇食疗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减肥效果。香菇中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粉丝: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但是粉条含铝很多一次不宜食用过多。

羊肉(瘦):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冬瓜:冬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冬瓜性寒,能养胃生津、清降胃火,使人食量减少,促使体内淀汾、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因此,冬瓜是肥胖者的理想蔬菜。同时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并可保持形体健美。此外冬瓜还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可使人免生疔疮。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盐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香菜: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番茄:西红柿现在已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红柿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C,其中的维生素P含量是蔬菜之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脏病的发作。丰富的番茄红素能清除自由基,预防前列腺癌;尼克酸可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西红柿多汁,可以利尿,肾炎病人也宜食用。同时多吃番茄还具有抗衰老作用,能使皮肤保持白皙。羊排: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香菜: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气就是挥发油散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