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寻医问药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乳腺增生 锻炼 处方药分类11 3个月——1年 

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最为常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一般常于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乳腺痛也有表现为非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不相关,疼痛不对称,常为单侧且多为局部痛。

乳腺增生病既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腺体的增生过度或复旧不全。关于乳腺增生病的命名,由于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本病的病变特征及病理变化采用了不同的病名,所以其命名颇为混乱,如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痛症、乳腺病、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等。

乳腺增生症的病因尚未确定。一般认为,乳腺增生症的相关因素有: ( 1)内分泌因素。多数学者认为与卵巢内分泌失衡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从而导致乳腺腺体增生过度或复旧不全而发生纤维化引发乳腺痛,组织结构发生紊乱,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和末梢腺管或腺泡形成囊肿;临床观察抗雌激素治疗乳腺增生症有效支持这一观点。然而,乳腺增生症患者血浆激素水平并未发现异常,因此,有人提出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组织对性激素敏感性增高有关。( 2)必需脂肪酸。乳腺痛的女性存在异常的脂肪酸,以及血浆必需脂肪酸水平低。乳腺痛可能不是激素血浆水平所引起的,而是通过一种超量的终末器官反应,激素受体异常导致夸大的局部反应。妇女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可能引起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异常敏感。乳腺痛对使用富含脂肪酸的月见草油有效,说明必需脂肪酸对缓解乳腺痛有一定作用。( 3)社会、心理学因素。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也是乳腺痛的病因之一。另外,生活习惯如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可能也起部分作用。

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诊断包括完整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病理学检查。采集病史主要包括疼痛的类型、与月经的关系、持续时间、位置以及相关问题。全面的乳腺检查非常重要,任何肿物或结节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对疼痛的部位也应进行深入的检查,使患者侧卧位,乳房组织从胸壁下垂,常常可以鉴别疼痛是来自乳房还是来自深面的肋骨。

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建议首选彩色超声检查,因为本病腺体丰富且多数患者年龄小于40岁,超声检查对致密腺体中的结节和囊、实性肿物的分辨率远优于钼靶X线检查。对年龄较大且腺体并不丰富者宜首选钼靶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二者联合检查。当然,对部分病例因肿块或结节形成,不易与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相鉴别,需结合必要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检)进行确诊。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不难作出,但决不能盲目诊断乳腺增生症。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对乳腺癌的恐惧,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影像学检查和对可疑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排除亚临床癌是问题的关键。

2、小叶增生型:26~30岁,病程一年左右。可触及界限不甚清楚的肥厚腺体,有触痛,多伴有月经前胀痛及月经紊乱。病理特点是小叶增生增多增大,界限清楚,小叶内外已有细胞浸润,病变程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3、纤维腺病型:31~40岁,病程约1~2年。突出的表现为乳腺肿块,可扪及边界不甚清楚的片状肿块,或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病理为主质与间质均增生,导管扩张,可伴有瘤样结节。

4、纤维化型:41~45岁,病程2年左右。少数患者有经前乳痛,检查时可扪及不规则、界限不清、表面不光滑、质地坚韧的肿块,无触痛。病理见间质纤维化、小叶萎缩或消失,腺管变形。

5、囊肿病型:46~55岁,病程约2~3年。常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散在囊肿,直径在1~2厘米,甚至3~4厘米,很少或不伴有经前乳腺胀痛。病理所见为腺管和腺泡不同程度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样改变。

一般说,虽然乳痛症一种生理性改变,但也属于乳腺增生的早期病变,而囊肿病型属于较晚期病变,有癌变之可能。

文章转载于:寻医问药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