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心肌缺血患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飞华健康网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高血糖 医疗器械及设备 溃疡 失眠 疼痛 

发布时间:2012/12/17 16:48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雪莲我要评论

由于心肌缺血直至早期心肌梗死时,细胞内的许多酶被释放到细胞外液中,可通过液氮骤冷固定、冷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来检测心肌内各种酶的活性。

研究发现,心肌缺血15分钟时,患者糖原磷酸化酶、分枝酶在缺血区呈阴性;琥珀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辅酶Ⅱ黄递酶、腺苷三磷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随缺血时间延长,酶活性逐渐减弱;而单胺氧化酶、非特异性脂酶、酸性磷酸酶等活性在缺血早期无明显改变。

有学者对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而常规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病变的心脏标本,应用28种酶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认为-羟丁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酰胺酶的活性在缺血1小时即明显减弱,且自溶对其影响较小,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检测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有价值的酶。琥珀酸脱氢酶、辅酶Ⅱ黄递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在心肌缺血早期即明显减弱。但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在心肌梗死3~6小时仍可检见,一天之内活性完全消失,呈持续阴性,因此琥珀酸脱氢酶最适于显示早期心肌缺血。

文章转载于:飞华健康网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