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月经推迟该怎么办
作者:快速问医生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冠心病 生活方式改变 

病情分析: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指导意见: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而月经是这个周期变化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下丘脑调节垂体的功能,而垂体又调节卵巢的功能。

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反过来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即所谓反馈作用;抑制其释放时称为负反馈,促使其释放时称为正反馈。

正常月经周期血液内激素的变化与卵巢、子宫内膜的关系如下:在前一月经周期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随之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促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及释放。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卵泡发育成熟后,体内雌激素出现第一个高峰。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产生反馈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的产生,促进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促黄体生成激素峰,触发了排卵。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典型的分泌期变化。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暂时降低,随后又出现第二个较低的高峰。

黄体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随之下降,子宫内膜得不到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坏死、脱落而月经来潮。黄体萎缩后,也解除了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再分泌,而开始了另一个月经周期。

病情分析:

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月经推迟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妊娠,其次是月经不调。

指导意见:

造成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如果排除怀孕,也不是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手术的影响,那么就要开始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了,不仅需要及时的注意个人卫生,还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哺乳期间出现月经紊乱是正常的,是由于卵巢的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指导意见:

你的情况建议情绪放松,注意外阴卫生.由于排卵期不能明确,所以建议做好避孕措施.如果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你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在日常生活方面应有规律,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防止过度节食,戒烟限酒.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遵医嘱及早针对性的治疗.祝您健康!

文章转载于:快速问医生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