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足口病与口腔疾病区别 饮食护理避免4误区
作者: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日期:2013-12-11 11:24:55 浏览次数:2 标签:扁桃体炎 生活方式改变 其它 1年——5年 

儿童手足口病的日常护理中,饮食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错误的饮食安排会直接干扰到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爸爸妈妈要多留心才行。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哪些是最常见的宝宝手足口病饮食误区,别错过了哦。

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那么,宝宝手足口病的饮食误区是怎样的呢?

儿童手足口病的饮食误区

鲜榨豆浆放久点没关系。鲜榨的豆浆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会使细菌繁殖,食物变质,加重手足口病小儿胃肠道的不适。所以鲜榨的豆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四个小时,最好是两个小时内喝完,保证患儿食物的新鲜。

急性期口味重。手足口病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粗糙、难消化、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所以手足口病小儿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家长也可以给小儿准备一根吸管,缓解小儿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让手足口病患儿少食多餐,维持其基本营养需要,待患儿进入疾病恢复期时,食物就可以逐渐改为泥糊状和正常饮食,选用一些患儿感兴趣的食物以提高食欲,摄入高热量、高营养素供给患儿每日活动所需。另外一岁以内的宝宝在生病期应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让小儿喝冷牛奶去暑热。未加热的鲜牛奶,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造成患儿营养失衡,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患儿的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

患病期间吃素。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患儿在患病期间饮食要“全素,不动荤腥”。这是错误的。因为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最后,还有宝宝手足口病和口腔疾病的区别,别错过了哦。

儿童手足口病和口腔疾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与口腔疾病,既有关联,也有差异。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手足口病可首先表现为口腔症状,到口腔科就诊时,提示着儿童口腔科医生,在接诊“口腔疱疹溃疡”的患儿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做好鉴别诊断,不能因医生的缘由,而误诊一名“手足口病”患儿。

手足口病在口腔上的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最开始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也常发生在唇齿侧。继水疱破溃后,即出现宝宝口腔溃疡疼痛,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手足口病与以下两种口腔疾病的区别:疱疹性口炎,一般无皮疹,四季皆可发病,散在为主。疱疹性咽颊炎,由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病原学及血清血检查可确诊,一般无皮疹。

宝宝手足口病的日常饮食要避开以上误区哦。

文章转载于:家庭医生在线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2
次 | 评论:
10
条 | 好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