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治疗刺痛药品排行榜TOP100 (共140种药品)
排名
名称
类型
剂型
规格
功能主治
热度
  • 21
    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中药保护品种二级
    胶囊剂
    0.38克x30粒 0.38克x40粒 0.38克x12粒 0.38克x20粒 10粒x3板 10粒x4板 12粒 0.26克x12粒(超微粉化) 0.26克x12粒 0.26克x20粒 0.26克x30粒 0.26克x40粒 0.26克x36粒 0.26克x20粒(超微粉化) 0.26克x30粒(超微粉化) 0.26克x40粒(超微粉化)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2768
  • 22
    非处方药物(甲类)
    丸剂(大蜜丸)
    每丸重9克
    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刺痛、胸腹胀满、恶心呕吐、停食停水、气滞闷郁。
    2443
  • 23
     
    散剂
    每袋装15克
    调节“赫依”、热、“粘”交争。用于“山川间热”,“赫依”、热兼盛;胸满气喘,干咳痰少,游走刺痛,心悸失眠,神昏谵语。
    2406
  • 24
     
    丸剂
    每25粒重3克
    祛风除痰,强筋健骨。用于左瘫右痪,筋骨疼痛,风湿麻木,腰膝痿软。适用于痰淤痹,症见肢体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关节疼痛,肌肤局部紫黯,肿胀,按之稍硬,肢体顽麻或垂着,关节疼痛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淤斑,面色暗黧,眼睑浮肿,或胸闷较多,舌质紫暗或淤斑,舌苔白腻,脉象弦涩。
    2393
  • 25
    非处方药物(甲类),外用药物,中药保护品种二级
    锭剂
    每锭重0.17克,滴眼用溶剂每瓶装8毫升
    明目退翳,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目赤肿痛,痧眼刺痛,目痒流泪,翼状胬肉,牙龈肿痛,喉舌红肿。
    2247
  • 26
    外用药物
    贴膏剂
    每贴重7克
    行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中医气滞血瘀症、症见乳房内肿块、伴乳房疼痛、多为胀痛、窜痛或刺痛、胸胁胀满、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增减。
    2104
  • 27
    非处方药物(甲类)
    片剂
    每片重0.75克
    清热凉血,健脾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胃热烧灼,脘腹刺痛,呕恶吞酸,食少倦怠。
    1860
  • 28
    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颗粒剂
    5克x10袋 5克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
    1727
  • 29
    非处方药物(甲类)
    散剂
    每袋装0.3克;每瓶装0.3克
    明目退翳,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目赤肿痛,痧眼刺痛,目痒流泪,翼状胬肉;牙龈肿痛,喉舌红肿。
    1623
  • 30
    非处方药物(甲类)
    丸剂(大蜜丸)
    每丸重9克
    舒肝和胃,解郁止痛。用于脾胃不和,肝郁不舒引起的胃脘刺痛,两胁胀满,嗳气吞酸,饮食无味。
    16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为您找到100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