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CRP)描述
15683人浏览C反应蛋白(CRP)
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CRP由肝细胞所合成,具有激活补体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动脉炎,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白塞病性巩膜炎,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性巩膜炎,左房恶性黏液瘤,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特发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妊娠舞蹈病,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非特异性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小儿神经白塞综合征,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小儿炎症性肠病,小儿史-约综合征,小儿结节性多动脉炎,小儿大动脉炎,小儿韦格纳肉芽肿,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烟雾病,成人still病,溃疡性结肠炎,幼年型类风湿病,胰腺外伤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1.留尿前清洗外阴,使用的容器应清洁无污染,不可混有洗涤剂、消毒剂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女性应防止白带混入尿液中。注意先排出一部分尿液,再留取标本,即留取中段尿。 3.留尿后应该立刻送检,避免尿液放置后导致检测结果错误。 三.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正常: 采用何种检测法,取决于各实验室条件和对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免疫扩散、放射免疫、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方法均有实用价值。 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异常: 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