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钙时间即血浆再钙化时间,是去掉钙的血浆中重新加入钙,使内源性凝血过程重现。标本与正常对照相差大于正常对照的40%,即可认为异常。测定内源凝血系统缺陷的一种实验检查。用草酸钠抗凝的血浆,使抗凝剂与血浆中的钙离子结合而凝血过程中断,这种血浆加入适当的钙溶液后,血液的凝固过程则继续进行钙化。正常人血浆再钙化时间在3分钟以内。临床上,血友病、凝血酶原、PTC、第ⅩⅡ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减低症等均可引起血浆再钙化时间延长。尤其对血友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正常值: 2.8±0.5(2.2~3.8)min。
高于正常值时:复钙时间延长:Ⅷ、Ⅸ、Ⅺ因子缺乏以及Ⅱ、Ⅴ、Ⅹ因子严重缺乏、严重纤维蛋白原缺乏,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小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小儿血友病,获得性循坏抗凝物质增多综合征
检查时要求: (1)抽血要顺利,不应有溶血及凝血。 (2)取血后应立即检测,不宜久置。 (3)0.025mol/L氯化钙溶液应新鲜配制。 (4)用作肝素监护指标,须用柠檬酸钠作抗凝剂。 (5)本试验较CT略敏感,可检出因子Ⅷ:C<4%的患者。 检查前准备: 1.告知医生服药史及病史 2.停止使用影响检查的药物 不适宜人群:暂无不适宜人群。
正常值: 2.8±0.5(2.2~3.8)min。 高于正常值:复钙时间延长:Ⅷ、Ⅸ、Ⅺ因子缺乏以及Ⅱ、Ⅴ、Ⅹ因子严重缺乏、严重纤维蛋白原缺乏,血中抗凝物质增多。 低于正常值:复钙时间缩短:见于高凝状态。
有两种方法: ①表面玻璃皿法:本法比试管法敏感,但不如试管法简便。②试管法:仅用试管替代玻璃皿作试验。 抽取静脉血2ml,以枸橼酸盐抗凝。用化学方法去掉钙,使内源性凝血过程重现。标本与正常对照相差大于正常对照的40%,即可认为异常。同凝血时间测定。但较为敏感,某些轻型血友病患者本试验可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