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结合试验(CFT)描述
15623人浏览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以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腮腺炎,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角膜基质炎,水痘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原体尿路感染,脑棘球蚴病,脑型肺吸虫病,衣原体淋巴肉芽肿,皮肤猪囊尾蚴病,皮肤弓形体病,锥虫病,鼠咬热,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热带型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水痘肺炎,麻疹病毒肺炎,鼻疽假单胞菌肺炎,类鼻疽杆菌肺炎,布氏菌肺炎,肺芽生菌病,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肺孢子丝菌病,牛带绦虫病,多房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病,四川并殖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
补体结合试验参与反应的成分多,影响因素复杂,操作步骤繁锁并且要求十分严格,稍有疏忽便会得出不正确的结果,所以在多种测定中已被其他更易被接受的方法所取代。
阴性: 正常值,阴性,即 0~1∶10。 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可应用在以下几方面:①传染病诊断。病原性抗原及相应抗体的检测。②其他抗原的检测。例如肿瘤相关抗原、血迹中的蛋白质鉴定、HLA分型等。③自身抗体检测。 >1∶10为阳性,诊断布氏杆菌病符合率为97.96%。
血素的滴定: ①取补体1ml,加BBS 9ml,依次稀释成1∶20,1∶30,1∶40,1∶50,1∶60,1∶80,1∶100,1∶200,1∶400,同时取50%的溶血素0.2ml,加BBS 9.8ml,即为1∶100的溶血素,然后继续稀释成1∶800,1∶1600,1∶3200,1∶6400。 ②采取方阵排列试管,纵行各管加不同浓度的补体0.1ml,横排各管加溶血素0.1ml(皆应从最高稀释度加起)混匀后,各管加BBS 0.2ml,补体和溶血素对照管各加BBS 0.3ml,最后在各管中加2%羊红细胞0.1ml。各管总量为0.5ml,摇匀,放37℃水箱中30min,观察结果。 以小量法测定抗体的补体结合试验为例。按表14-6逐步加入各种试剂,温育后先观察各类对照管,应与预期的结果吻合。阴性、阳性对照管中应分别为明确的溶血与不溶血;抗体或抗原对照管、待检血清对照管、阳性和阴性对照的对照管都应完全溶血。绵羊红细胞对照管不应出现自发性溶血。补体对照管应呈现2U为全溶,1U为全溶略带有少许红细胞,0.5U应不溶。如0.5U补体对照出现全溶表明补体用量过多;如2U对照管不出现溶血,说明补体用量不够,对结果都有影响,应重复进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结果,受检血清不溶血为阳性,溶血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