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计数(LY)描述
6039人浏览淋巴细胞计数(LY)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细胞计数,是指对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百分比。
低于正常值时:低于正常值: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另外恶性肿瘤、何杰金氏病、肾上腺机能亢进、脊髓灰质炎、糖尿病酸中毒、急性阑尾炎、肺炎及先天性儿童淋巴细胞缺乏症均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正常值:正常:淋巴细胞0.2~0.4(20%~40%) 成年男性:0.7~5.3×109/L? 成年女性:0.7~5.6×109/L
高于正常值时:高于正常值: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详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风疹,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小儿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小儿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胸腔积液,胸导管损伤,淋巴细胞减少症,放射病
淋巴结肿大,发烧,咳嗽,消瘦,肝肿大,脾肿大,关节疼痛,盗汗,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弛张热,淋巴结结核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抽血时 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有晕针史的客人请提前说明,我们将做特别安排。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正常值: 正常:淋巴细胞0.2~0.4(20%~40%) 成年男性:0.7~5.3×109/L? 成年女性:0.7~5.6×109/L 高于正常值:高于正常值: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导致该异常结果可能疾病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百日咳 风疹 结核病 低于正常值:低于正常值: 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另外恶性肿瘤、何杰金氏病、肾上腺机能亢进、脊髓灰质炎、糖尿病酸中毒、急性阑尾炎、肺炎及先天性儿童淋巴细胞缺乏症均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 导致该异常结果可能疾病为: 淋巴细胞减少症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1)采血1小滴于载玻片一端,用一推片以35~45°倾斜推出四周留有适量空隙,可分清头、体、尾的薄血片。血膜长度不少于2.5cm,末梢至玻片另一端尚余空隙约1cm。血膜干后染色。 (2)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平置血片于染色架上,加染色液3~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轻轻吹气使染液与缓冲液混和,5~1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后镜检。 (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 (4)镜检:选择血膜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已基本不相重叠之处用油镜检查,检查应上下左右有一定方向,并顾及血膜长径两侧边缘,否则影响各类细胞的检出率。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分类,并求出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