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总量(TCO2)描述
948人浏览二氧化碳总量(TCO2)
二氧化碳总量是指血浆中所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结合形式的。TCO2测定可在血气酸碱分析仪间接求得,简便可靠。以往传统的方法是根据Vansiyke设计的量积和量压法,必要时亦可采用,分析结果也是可靠的。现也有光度法,Conway微量扩散法及酶法。
正常值: 男性 4.7~6.4kPa; 女性 4.3~6.0kPa; 新生儿、婴儿3.6~5.5kPa。
少尿,呼吸异常,恶心与呕吐,呼吸衰竭,腹痛,腹胀,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降低,呼吸浅慢,块状痰
检查时注意: (1)计算时f值必须查准确;样品用量不同(2ml或0.2ml)、反应液总体积不同(3.5ml或2ml)、测读气压时气体容积固定位置不同(2ml或0.5ml),查相应的f值。 (2)样品较少时可改用0.2ml血浆。操作基本相同,但引入蒸馏水1.6ml,乳酸溶液0.2ml,使反应液总量为S=2ml,a=0.5ml。计算时改用表1的0.2ml样品一项下的相应f值。 检查前要求: (1)用全血也可作CO2含量测定,其结果比血浆约低15%。 (2)血液抽出后应尽快进行测定。 (3)病人应处于安静、呼吸稳定的状态,穿刺时应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感。坐位与卧位、睡眠后与清醒时、运动后与进餐后都会 产生不同的结果。 不适宜人群: 没有不适宜人群。
正常值: 男性 4.7~6.4kPa; 女性 4.3~6.0kPa; 新生儿、婴儿3.6~5.5kPa。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血浆(清)中的碳酸氢根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羟化酶(PEPC)的催化下和磷酸烯醇丙酮酸(PEP)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磷酸烯醇丙酮酸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反应,生成苹果酸,同时将NADH氧化成NAD+;在340nm波长处吸光度的降低与样品中HCO3-含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