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叶(苦竹,伞柄竹)描述
4618人浏览苦竹叶(苦竹,伞柄竹)
苦竹叶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等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夏、秋采摘,晒干。本植物的根茎(苦竹根)、苗(苦竹笋)、秆皮(苦竹茹)、茎秆用火烤灼后流出的液汁(苦竹沥)、枯死的幼竹茎秆(仙人杖)亦供药用。
磷(mg)=39.00,铁(mg)=5.40,钙(mg)=206.00,烟酸(mg)=0.90,核黄素(mg)=0.29,硫胺素(mg)=0.03,维生素C(mg)=87.00
苦竹叶味苦、性冷,无毒,入心、肝、脾三经; 具有清热,明目,利窍,解毒,杀虫的功效; 主治消渴,烦热不眠,目痛,口疮,失音,汤火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苦竹叶?(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苦竹叶?(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 食用禁忌 虚寒体质者禁食
知名产区:全国 生成过程本植物的根茎(苦竹根)、苗(苦竹笋)、秆皮(苦竹茹)、茎秆用火烤灼后流出的液汁(苦竹沥)、枯死的幼竹茎秆(仙人杖)亦供药用。 怎么辨别苦竹叶的好坏? 苦竹叶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毫米。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租糙有毛,主脉较租,两侧细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以叶嫩色绿,卷成筒状者为佳。
湿热蕴脾,寒湿困脾,毒热侵肤,肝血虚证,风热头痛,脏毒便血,脾虚泄泻,糖尿病和高血压
压痛,臂痛,产后血气痛,伤口愈合发痒,肝阴虚,气上沖心,心胃的奇怪感觉,术后疼痛,角膜灼伤刮伤,年轻女性心悸胸闷,咬伤愈合的伤口出现痛痒或麻木,心肌灰白而松弛,腹痛伴恶心、呕吐,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腹水,脾胃不和,失音,痘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