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描述
1887人浏览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该种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 此外,还可作调味品、工业用油原料等。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营养成分
纤维素(mg)=14500.00,蛋白质(mg)=-8000.00,脂肪(mg)=-34000.00,碳水化合物(mg)=45000.00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的性质
温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五味
苦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热量
480.00大卡(千焦)/100克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功效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食疗价值
1.《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 2.《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 3.《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4.《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 5.《纲目》:暖脾胃,固大肠。 6.《本草经读》:治精冷。 7.《本草求原》: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 8.《本草衍义》:肉豆蔻,善下气,多服则泄气,得中则和平其气。 9.《本草衍义补遗》:肉豆蔻,温中补脾,为丸。日华子称其下气,以其脾得补而善运化,气自下也,非若陈皮、香附之駃泄。《衍义》不详其实,谩亦因之,遂以为不可多服。 10.《药性类明》:肉豆蔻,温中补脾,泄痢久不已则用之,故《本草》言冷热虚泄,久则虽热者其气亦虚,非概用以温中也。 11.《本草经疏》:肉豆寇,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和中通畅。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胃喜暖故也。故为理脾开胃、消宿食、止泄泻之要药。 12.《本草汇言》:肉豆蔻,为和平中正之品,运宿食而不伤,非若枳实、莱服子之有损真气也;下滞气而不峻,非若香附、大腹皮之有泄真气也;止泄泻而不涩,非若诃子、罂粟壳之有兜塞掩伏而内闭邪气也。 13.《本草正》:肉豆蔻,能固大肠,肠既固则元气不走,脾气自健,故曰理脾胃虚冷,而实非能补虚也。 14.《本草正义》:肉豆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李珣谓主心腹虫痛。皆专就寒湿一边着想者。若湿热郁滞而为此诸症,则必不可一例论治。故李珣又谓主脾胃虚冷虚泄。濒湖谓暖脾胃、固大肠。要言不烦,最为精切。惟珣又谓治亦白痢,则湿热者多,虚寒者少,不当泛泛言之矣。香、砂、蔻仁之类,温煦芳香,足以振动阳气,故醒脾健运,最有近功,则所谓消食下气,已胀泄满者,皆其助消化之力,固不可与克削破气作一例观。[4]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注意事项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肉豆蔻?(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肉豆蔻?(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特禀体质,瘀血体质 食用禁忌 1、《雷公炮炙论》:凡使,勿令犯铜。 2、《本草经疏》: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辨别好坏
知名产区:国内:广东,广西,云南地区都有。 生成过程1、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5-30℃,抗寒性弱,在6℃时即受寒害。年降雨量应在1700-2300mm之间,忌积水。幼龄树喜阴,成龄树喜光。以土层深厚、松软、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为宜。 2、栽培技术 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留种应选稳产、高产、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结了的完全成熟自然裂开的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失水干燥即丧失发芽力。苗床土壤要松软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种脐向下,保持荫蔽湿润,约60d发芽,至真叶将展出时蔬苗移栽。幼树要艿蔽,苗高20-30cm时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选阴雨天种植,行株距5m×4m,穴深宽各60cm,每穴植苗1株。 3、田间管理 幼树生长缓慢,需荫蔽,可在行间种植高杆绿肥,并勤浇水。由于冠幅大,根系浅,作纯林种植时要先种植防风林带,在台风频繁地区必须进行防风。每年施肥3-4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化肥。幼龄期每株追施有机肥5-10kg或尿素25-50g,冬季施堆肥。以后随树龄增加,逐渐加施肥料。 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斑点病、疫病,可用波尔多液1:1:120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喷射;锈腐病、菌核病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另有位枯病、根腐病等为害。虫害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怎么辨别肉豆蔻的好坏? 性状鉴别 该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体有浅色纵行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纹。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突起,合点呈暗凹陷。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气香浓烈,味辛。 显微鉴别 该品横切面:可见外层外胚乳组织,由10余列扁平皱缩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偶见小方晶,错入组织有小维管束,暗棕色的外胚乳深入于浅黄色的内胚乳中,形成大理石花纹,内含多数油细胞。内胚乳细胞壁薄,类圆形,充满淀粉粒、脂肪油及糊粉粒,内有疏散的浅黄色细胞。淀粉多为单粒,直径10~20μm,少数为2 ~6 分粒组成的复粒,直径25~30μm,脐点明显。以碘液染色,甘油装置立即观察,可见在众多蓝黑色淀粉粒中杂有较大的糊粉粒。以水合氯醛装置观察,可见脂肪油常呈块片状、鳞片状,加热即成油滴状。 理化鉴别 取该品【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0.2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豆蔻对照药材2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取该品粗粉约20g,精密称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该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6.0%(ml/g)。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适宜疾病
痰饮,肾虚腰痛,脾虚泄泻,呕吐,白痢,腹胀,小儿腹胀,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非溃疡消化不良,霍乱,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
肉豆蔻(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适宜症状
脾虚,下腹痛,右下腹痛,痰饮,消化道憩室,消化管蠕动不协调,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