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肉骨茶,肉骨汤)描述
1125人浏览肉骨茶(肉骨茶,肉骨汤)
肉骨茶Bak-Kut-Teh (福建语) 是马来西亚的美食之一,是一道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底,其独特的风味享誉全马,甚至扬名海外,深受各地游客喜爱。其中,就以巴生肉骨茶最为闻名。肉骨茶分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较重药材味。
纤维素(mg)=<1000.00>1000.00>,蛋白质(mg)=-3000.00,脂肪(mg)=-2000.00,碳水化合物(mg)=3000.00
不断接受着大众的检验。肉骨茶的特色,首先是口感佳,美味;同时有关材料证实,“此汤具生血、旺血、补气之功效,甚为滋补养颜,可谓男女皆宜的补品。”因而,它的食客绝不会限制在某一个范畴。肉骨茶质感而不低俗,但就其特点而言,更适宜存留于大排挡,人们亦已习惯在此气氛中吃肉骨茶。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肉骨茶?(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肉骨茶?(测一测你的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 食用禁忌 (1)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猪肉; (2)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时不宜多食; (3)禁忌食用猪油渣; (4)小儿不宜多食; (5)不宜在刚屠后煮食; (6)未剔除肾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时不宜食用; (7)老人不宜多食瘦肉; (8)食用前不宜用热水浸泡; (9)在烧煮过程中忌加冷水; (10)不宜多食煎炸咸肉; (11)不宜多食加硝腌制之猪肉; (12)不宜多食食午餐肉; (13)不宜多食肥肉; (14)忌与鹌鹑同食,同食令人面黑; (15)忌与鸽肉、鲫鱼、虾同食,同食令人滞气; (16)忌与荞麦同食,同食令人落毛发; (17)忌与菱角、黄豆、蕨菜、桔梗、乌梅、百合、巴豆、大黄、黄连、苍术、芜荽同食; (18)忌与牛肉、驴肉(易致腹泻)、羊肝同食。 (19)服磺胺类药物时不宜多食
知名产区:马来西亚,新加坡是知名产地,国内也有。 生成过程做法一: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肉骨”是采用猪的肋排,将之斩成单骨约一指长的段状,飞水之后再过冷后,去除表面的杂质。然后,取一些去了“衣”的蒜肉,先用油炸至金黄色,再飞水去掉油分,加入一些淮山药、杞子、桂圆等药材,再加入陈皮、白胡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水用文火熬约3-4小时,调入盐等味料,即可成为一道极具异国风味的“肉骨茶”了。通常会配搭一碟“指天椒酱油”,供以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不喜食辣者亦可配以普通酱油。 做法二: 材料:香料 (用纱布袋包好),桂皮棒1根,丁香4-5粒,白胡椒粒1茶匙,枸杞子1大匙,八角2粒 猪排骨 500克 (1 磅),蒜头(无须去皮) 2 大粒,黑酱油 1大匙, 肉骨茶水6-7杯,盐1大匙,生菜 1-2片(洗净,分开)做法: 将肉骨,香料包和蒜头放入一个大锅内。把水倒入锅内后将它煮开。撇去汤表面的渣滓,加入酱油和盐后改用小火煮至肉软。 先把生菜放进碗内垫底,再把肉骨和汤兜入碗里。配上白饭和沾有酱油的切片红辣椒一起吃。 香料包不只可用于调味这道美味可口的福建式汤头,它同时也可充当其它道菜菜肴的调味料,配与香料如:八角、桂皮棒、丁香、芫荽 (香菜)、小茴香和大茴香。肉骨茶也有潮州式的煮法,其汤头清淡、材料简单,只须蒜头、胡椒和酱青(生抽)。 做法三: 材料(5人份):少脂肪的排骨2公斤,蒜头半公斤,胡椒粒200克,肉骨茶调料2包。 做法: 用大锅盛水10碗,排骨烫水去臊后置入,同时也把剥皮后的蒜头、调料包置入。胡椒略为捣碎置入,开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当嗅到香味渐浓,再把火稍为收一些,但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时才以盐、糖调味。 喜欢“吉隆坡式肉骨茶”的,可以加蘑菇或一点冬菇,这其实也可以使肉骨茶更香。吃的时候别忘记辣椒和晒油,那才精彩。 怎么辨别肉骨茶的好坏? 福建人所经营的肉骨茶比较接近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多数集中在中南区和秋杰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 另一种是广东人经营的肉骨茶,汤有很浓的当归味,色泽比较接近新加坡福建肉骨茶的浓黑。 潮州肉骨茶汤色金黄、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原原本本汤色并不浓黑,也不是现今的越煮越“美白”的。潮州人最讲究汤色要金黄,汤面还要浮着油珠,端出来时要有肉骨香味。这种香味是出自龙骨与排骨二者熬煮出来的香味。 煮潮州肉骨茶是很考究的,肉骨要洗净生煮,煮滚时要边煮边捞去浮上汤面的血水泡沫。汤不加酱油,只用鱼露提鲜。黑酱更加讲究,当年只选用淘大同的金标酱油吊色,求其色泽金黄。下调料的时间也很讲究,时间掌握不好,汤味就全然不同。早期的潮州肉骨茶档,除了肉骨汤之外,还有猪内脏和猪尾,猪尾汤就是真正的“白美”见人。除此之外,还有香滑的卤猪脚和咸菜尾(咸菜切细用卤猪所捞出之油汤熬煮而成)。这就是潮州肉骨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