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又名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及补养良药。
硒(mg)=0.00,钠(mg)=9.40,钾(mg)=536.00,锰(mg)=3.51,铜(mg)=1.86,锌(mg)=3.81,镁(mg)=81.00
营养价值: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钾,具有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具有降血压作用。 适宜人群: 适宜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适宜口舌生疮和口腔溃疡患者。 适宜骨质疏松患者。 食疗: 1.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2.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3.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4.补充能量: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5.壮骨:能刺激骨基质和骨细胞生长,使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积。预防或是辅助治疗骨科疾病。 6.止泻: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板栗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口腔溃疡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板栗?特殊工作人群,熬夜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板栗?(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板栗?糖尿病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板栗?婴儿,幼儿 食用禁忌 糖尿病人忌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生成过程宜于山地栽培。适合偏酸性土壤。多行实生播种,也可嫁接繁殖。木材致密坚硬、耐湿。枝、树皮和总苞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怎么辨别板栗的好坏? 中国的板栗品种大体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北方栗坚果较小,果肉糯性,适于炒食,著名的品种有明栗、尖顶油栗、明拣栗等。 南方栗坚果较大,果肉偏粳性,适宜于菜用,品种有九家种、魁栗、浅刺大板栗等。树性强健。根系发达,有菌根共生。较抗旱,耐瘠薄。
虚寒泄泻,脾虚泄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人骨质疏松,老年人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腹泻,小儿高血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硬化,高血压,骨质疏松,慢性腹泻
神疲乏力,心悸怔忡,持续性头晕,顽固性口腔溃疡,间歇性头晕,情绪性高血压,口舌生疮,活动后气促,头昏眼花,头晕,无痛性口腔溃疡,劳累后心悸,皮肤黏膜苍白,眼花,乏力,口腔溃疡,骨质疏松,高血压,心悸,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