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果(名沙果,文林郎果)描述
1829人浏览沙果(名沙果,文林郎果)
花红(学名:Malus asiatica),又名沙果(河北)、文林郎果(本草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直径4-5厘米,黄或红色...
蛋白质(mg)=400.00,脂肪(mg)=100.00,碳水化合物(mg)=17000.00
1、生津止渴 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 2、涩精止痢 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3、驱虫 沙果根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疾病。 4、明目 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
沙果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阳痿早泄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沙果?(测一测你的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沙果?(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沙果涩敛,不宜多食;脾弱气虚者不宜食。
知名产区:黄河和长江流域一带 怎么辨别沙果的好坏? 常绿灌木,高约50cm。枝圆柱形,密被褐色刚毛,老枝灰白色,具脱落后的刚毛痕迹。单叶互生;叶柄短,顶端膨大有关节;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5(-8)cm,宽2-3cm,先端浑圆或急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有锯齿,叶面绿色,背面较淡,被刚毛,中脉在表面下陷,背面明显隆起,侧脉4-5对,连同网脉在表面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长3-4cm,被白色柔毛,基部具总苞,苞片大,椭圆形,先端具凸尖;花梗纤细,被微毛;小苞片对生,着生花梗中部以上,椭圆形,先端渐尖,有脊,具缘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花冠卵状坛形,粉红色或白色,口部5浅裂。裂片小,圆形,微反折;雄蕊8-10,花丝扁平,中部以下扩大,被白色短柔毛,花药2室,每室先端具2芒,芒微下弯,顶孔开裂;子房被柔毛,花盘齿裂,花柱长2mm。浆果状蒴果,卵球形,紫红色,花柱宿存,花期6-7月,果期7-11月。
虚寒泄泻,圆翳内障,小儿食积,脾虚泄泻,花翳自陷,小儿胆道蛔虫症,腹泻,痢疾后综合症,疥疮,蛔虫病,遗精,细菌性痢疾,胆道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