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黄耆,棉芪)描述
16400人浏览黄芪(黄耆,棉芪)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
锌(mg)=>0.01,硅(mg)=>0.01,硒(mg)=>0.01,叶酸(mg)=>0.01,氨基酸(mg)=>0.01,纤维素(mg)=2590.00,蛋白质(mg)=9510.00
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溃疡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黄芪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糖尿病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黄芪?(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黄芪?感冒,高血压,痛经,月经不调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黄芪?(测一测你的体质)瘀血体质 食用禁忌 黄芪恶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 有高血压的人士需要注意,不可大剂量使用黄芪,容易升压。
知名产区:蒙古黄芪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 生成过程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怎么辨别黄芪的好坏?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属北黄芪。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故得此名。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包括大岚芪,浑源芪、武川芪、壮芪、西黄芪等。指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大部分为内蒙古黄芪的根,小部分为膜荚黄芪的根。质佳。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故有箭芪和箭黄芪之称。 西黄芪:又名西芪。指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质佳。为通用正品。 库黄芪:又名库伦黄芪、库伦芪、库芪。指产于内蒙古库伦一带者。 红芪:又名晋芪、岩黄芪。 均以根条粗长,皱纹少、粉性足、坚实绵韧、味甘、无空心及黑心者为佳。
虚劳,水肿,心阴虚,肺闭喘咳,疮疡,行军性血红蛋白尿,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糖尿病心肌病,家族性出血性肾炎(Alport综合征),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失盐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尿病心脏病,老年人糖尿病肾病,老年人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小儿糖尿病,小儿糖尿病肾病,小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小儿槭糖尿病,槭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胃下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缺铁性贫血,贫血,感冒,子宫脱垂
小儿咳嗽,手指或手臂部刺痛及麻木感,孕妇全身性水肿,胃黏膜充血水肿,上肢水肿,缺铁性贫血,月经前水肿,特发性水肿,小腿水肿,肾源性水肿,肾气虚,血虚,气血虚弱,反复感冒,气虚体质,偏身麻木,急性贫血,慢性贫血,脱肛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