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描述
4122人浏览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营养成分
纤维素(mg)=100.00,蛋白质(mg)=18.00,脂肪(g)=16.67,碳水化合物(g)=6.70,胆甾醇肉豆蔻酸酯(g)=10.23,精氨酸(g)=4.89,赖氨酸(g)=6.03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的性质
温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 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 适宜人群: 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的人群。 适宜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腰膝酸痛,阳痿,滑精的人群。 适宜子宫虚冷,血崩漏,带下的妇女。 食疗: 1.壮阳壮腰:强精益气,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 2.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3.强筋:强筋、通络,恢复疲劳和调理腰膝酸软。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注意事项
鹿茸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鹿茸?特殊工作人群,熬夜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鹿茸?(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阳虚体质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鹿茸?(测一测你的体质)阴虚体质 食用禁忌 阴虚阳盛者忌用。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辨别好坏
知名产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 生成过程采收方法 茸的采收一般有两种方法:即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 锯茸:雄鹿从第三年开始锯茸,每年可采收1~2次。每年采2次者,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习称头茬茸,第二次约在立秋前后,习称二茬茸。每年采一次者,约在7月下旬。锯时将鹿用绳子拖离地面,迅速将茸锯下,伤口敷七厘散或王真散,贴上油纸,放回鹿舍。锯下之茸,须立即加工。先洗去茸毛上不洁物,并挤去一部分血液,将锯口部用线绷紧,缝成网状,另在茸根钉上小钉,缠上麻绳,然后固定于架上,置沸水中反复烫3~4次,每次15~20秒钟,使茸内血液排出,至锯口处胃白沫,嗅之有蛋黄气味为止,全部过程约需2~3小时。然后晾干。次日再烫数次,风干或烤干。烤时悬在烘架上,以70~80℃之无烟炭火为宜,烤约2~3小时后,取出晾干再烤,反复烤2~3次,至茸皮半干时,再行风干及修整。 砍茸:此法现已少用,适用于生长6~10年的老鹿或病鹿、死鹿。老鹿一般在6~7月采收,先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刮除残肉、筋膜。绷紧脑皮,然后将鹿茸固定于架上,如上法反复用沸水烫,烫的时间较锯茸为长,约需6~8小时。烫后掀起脑皮,将脑骨浸煮一小时,彻底挖净筋肉,再用沸水烧烫脑皮至7~8成熟。再阴干及修整。 鹿茸是公鹿额部生长的未骨化的嫩角,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鹿科动物有多种,我国药典仅承认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适时地采收鹿茸是养鹿场(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鹿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介绍一下梅花鹿和马鹿的收茸技术。根据收茸的规格要求不同,采收的鹿茸有梅花的二杠茸、三权茸的砍头茸和锯茸,马鹿的三权茸、四权茸的砍头茸和锅茸。根据收茸时采用保定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保定、药物保定(机械和药物相结合保定法实际应用较少)。 怎么辨别鹿茸的好坏? 挑选方法 原只鹿茸:以茸体饱满、挺圆、质嫩、毛细、皮色红棕、体轻,底部无棱角都为佳。而细、瘦、底部起筋、毛粗糙,体重者为次货。 鹿茸片:以毛孔嫩细,红色小片为佳。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适宜疾病
血热崩漏,虚劳,阳虚发热,肾虚眩晕,心阳虚,肾精亏虚,阳虚,肾虚腰痛,崩漏,耳聋,阳痿,眩晕,老年眩晕
鹿茸(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适宜症状
带下赤白,脓浊带下,产后崩漏,腰膝酸软,气血虚弱,气血失和,老年性眩晕,头晕,瘀血,白带增多,耳聋,眩晕,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