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醋(玫瑰米醋)描述
5233人浏览米醋(玫瑰米醋)
米醋(Red vinegar)又称“玫瑰米醋”,盛产于浙江一带,故又称“浙醋”。又以大米为原料,先发酵为白醋坯,再经过直接过淋而制成的一种食用醋。色泽玫瑰红色而透明,香气纯正,酸味醇和,略带甜味,适用于蘸食或炒菜。
锌(mg)=0.01,磷(mg)=4.00,碳水化合物(g)=0.04,锰(mg)=0.06,钾(mg)=2.00,铜(mg)=0.01,铁(mg)=0.03
营养价值: 1、醋中所含的丰富有机酸,可以促进人体内糖的代谢并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等被分解从而消除疲劳。 中医食疗: 1、调味作用: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有破坏抗坏血酸酶的作用,可保护食品中的维生素C不受减少和破坏。可在在烹制食品过程中加点醋。 2、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3、抑菌和杀菌作用:可杀灭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致病菌。可把食醋放时容器内,在火炉上加热熏屋内。 4、缓解蛔虫病:吃醋可缓解蛔虫病带来的胃肠绞痛,肾虚及急性肾炎。 5、消除疲劳:醋中所含的丰富有机酸可以促进人体内糖的代谢并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等被分解从而消除疲劳。 6、软化血管:醋有软化血管,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扩张血管,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减肥:醋可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化为体能消耗,并促使人体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8、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能增强肝脏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9、解酒:醋在酒作用生成乙酸乙脂,因而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而起到有醒酒的作用。 10、解毒:民间验方常用醋治疗腮腺炎、体癣、灰指甲、肠道蛔虫、毒虫叮咬等都有一定效果。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米醋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腮腺炎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米醋?(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米醋?消化性溃疡,低血压,肾功能衰竭,骨折,骨质疏松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米醋?(测一测你的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阴虚体质 食用禁忌 不宜食用: 1、 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食醋,例如:磺胺类药,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 2、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3、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綦江应避免吃醋。 4、对醋酸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 5、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
知名产区:浙江 生成过程以大米为原料,先发酵为白醋坯,再经过直接过淋而制成的一种食用醋。 怎么辨别米醋的好坏? 米醋真醋的颜色为棕红色,有光泽,有熏香或酯香或醇香;酸味柔和、稍带甜味、不涩、回味绵长;浓度适当,无沉淀物。假醋多用工业醋酸直接兑水而成,颜色浅淡、发乌;开瓶时酸气冲眼睛,无香味;口味单薄,除了酸味外,有明显苦涩味;有沉淀物和悬浮物。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疲劳综合症,肝血虚证,食积胃病,胃纳呆滞,肝胃不和,宿醉,食滞胃脘主证,肝炎,妊娠高血压疾病,急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肺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肥胖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蛔虫病,单纯性肥胖,高血压
紧张性疲劳,血管硬化,运动性疲劳,产后肥胖,更年期肥胖,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肥胖,伴高血压,醉酒,蛔虫感染,妊娠高血压征,胆道蛔虫症,胃纳差,化脓性腮腺炎,食欲不振,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食欲异常,疲劳,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