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嫩姜、紫姜、鲜姜芽)描述
1097人浏览子姜(嫩姜、紫姜、鲜姜芽)
子姜,附有姜芽,秋分前后就会长出像排列的手指那样的新芽来,这就是最宜食用的子姜。因为尖部有微微的紫色,所以叫做紫姜。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用途广泛,既是很好的佐料、调味品,也是很好的医疗保健品;既可生食,也可做馅。故古人称之为“蔬中拂土”。
硒(mg)=0.00,锰(mg)=3.38,锌(mg)=0.17,铁(mg)=0.80,钠(mg)=1.90,磷(mg)=11.00,钾(mg)=160.00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吃生姜可以美容。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 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 用姜汁可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 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涕、头痛发烧或被雨淋后发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细碎的鲜姜25克加上红糖,以开水冲泡服用。 慢性胃炎、时常胃疼、恶心呕吐,可用鲜姜15克、桔子皮15克,用水煎服,一日3次。 少儿咳嗽,可用鲜姜捣汁,半匙姜汁加1 匙红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 风寒骨病、关节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鲜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生姜的特殊气味有安神的功效,将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连续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适宜伤风感冒、寒性痛经、晕车晕船者食用。
子姜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感冒,胃炎,阳痿早泄,痛经,关节炎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子姜?孕妇,低温环境作业人群,高原环境人群,接触电离辐射人员,接触化学毒素人员,宇航员,潜水员,航空作业人员,老人,更年期妇女,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子姜?(测一测你的体质)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子姜?高血压,痔疮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子姜?(测一测你的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 食用禁忌 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生姜不宜在夜间食用,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则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食用,民间俗语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知名产区:山东莱芜、山东平度大泽山出产的大姜尤为知 生成过程立秋后可以采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适于鲜食及加工,采收愈早,产量愈低。 怎么辨别子姜的好坏? 选购姜: 选生姜颜色应挑本色淡黄的,用手捏肉质坚挺,不酥软,姜芽鲜嫩的,同时还可用鼻子嗅一下,若有淡淡的硫磺味,千万不要买。 鲜姜买回后,先放在太阳下略晒一两小时,以起到去除鲜姜上霉菌的作用,然后可用一只小瓦罐或大口瓶,放上七八成黄沙(要经常保持黄沙湿润),再将买回的鲜姜一块块埋在里面,略露出一点姜芽。吃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这样放很久也不会霉烂,不会干瘪。 与老姜辨别: 老姜:霜降前后,茎叶枯黄,即可采收,此时采收产量高,辣味重,耐贮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种。留种用的姜,应设采种田,生长期内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选晴天采收,选择根茎粗壮.充实,无病虫及损伤姜块,单独贮存,在贮藏期经常检查,拣出病、坏姜。
脾胃虚寒,小儿进食易呕吐,进食呕吐,风寒湿痹,脾胃不和,反胃,反射性呕吐,畏寒,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