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 描述
673人浏览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
脊髓位于椎管内,与脊椎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脊椎的骨折脱位,无论是闭合性还是开放性,较易引起脊髓损伤。一般说来,无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很少需要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常用颅骨牵引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多用功能复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内固定器材的改进,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增多的趋势。并发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脱位,常在探查脊髓的同时行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由于广泛剥离肌肉和椎管内粘连而引起静脉丛出血,以及椎体松质骨的渗血,失血量较多,除术中注意止血外,应准备足够血液,一般应备1000ml以上,以便等量补充。 2.剥离和切除横突与椎弓根时,注意避免损伤胸膜、腰神经和腰动脉。 3.后侧入路探查和处理脊髓前侧病变是很困难的,应注意安全操作,千万不能勉强,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4.所有椎管内或硬膜内的操作应准确、轻巧、细致,以免损伤脊髓,尤其是处理后移椎体时,必须防止过度牵拉脊髓;或锤击用力过甚而振
第1步1.体位常用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一般是瘫痪较重的一侧在上,或压缩明显,或有关节突骨折的一侧在上。 2.切口及显露胸、腰椎用中线旁切口,剥离一侧椎板及关节突,并继续向外侧剥离横突,椎弓根及椎体侧面,为了清晰显露,可切断骶棘肌。剥离应紧贴骨面进行,注意勿损伤腰神经及大血管。一般出血可用干纱布堵塞止血。直视下用咬骨钳咬除横突,以腰神经为引导,显露椎弓根及椎间孔,用小号直骨刀或弯骨刀削薄椎弓根后,用椎板咬骨钳咬除椎弓根,显露脊髓的侧面。在切除椎弓根的过程中,必须小心勿损伤神经根或脊髓,如须扩大显露,可切除一侧关节突、椎板,甚至上、下椎弓根。 3.探查、减压:用硬膜剥离器轻轻拉开硬膜,分离硬膜与椎体之间的粘连,查明受压的部位及范围,脊髓的前侧如有碎骨片、血肿、破裂的韧带、髓核和肉芽等,应彻底清除。陈旧性骨折常有瘢痕、骨嵴、骨赘或后移的椎体压迫脊髓。瘢痕可以切除,位于椎体后缘的骨赘可用弧形小骨刀切除。对后凸的骨嵴和后移椎体,为避免因震动、或骨片挤压、或失手而损伤脊髓,最好不用骨刀一小片、一小片地切除骨嵴和椎体后侧皮质骨,而改用手摇钻在骨嵴的一侧钻一排孔,用小括匙将骨嵴下的松质骨刮突,仅剩一薄层皮质骨时,再用椎体塌陷器将后凸的皮质骨压入骨质已刮除的空隙。减压范围横向应超过中线,最好达到对侧椎弓根;纵向以后移位椎体的后面能与上、下椎体后缘平齐,不再压迫脊髓为度。 4.缝合减压后,用骨蜡等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常规置负压引流管。椎体压缩严重,或已作过椎板切除者,应行椎体间植骨术,以促进椎体融合,增加脊柱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