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第1步1.体位 平卧位,垫高病肢。2.切口 共需4个切口:切口1 在第1楔骨和舟状骨的内侧纵切,长约2cm;切口2 在内踝后缘上2cm处纵切,长约4cm;切口3 在内踝前缘上3cm、胫前肌腱的内侧纵切,长约5cm;切口4 在足背第2楔骨的上方纵切,长约3cm。3.分离胫后肌腱 从切口1处显露胫后肌止点,将其切断,应尽量保留其长度。在切口2处分离胫后肌腱,并将该肌从切口2中抽出。4.显露切开骨间膜 在切口3处显露胫前肌。将该肌及其外侧的胫前动、静脉、腓深神经和伸 长肌腱拉向外侧,显露骨间膜,并将骨间膜纵行切开一小口。作此骨间膜切口时,除注意勿切太深以避免损伤胫后神经和胫后血管外,慎勿损伤胫骨骨膜,以免日后发生骨化,影响通道。5.转移肌腱 用长弯止血钳从切口3伸入,通过骨间膜切口,顺胫骨外面向后穿至切口2,夹住胫后肌腱断端抽出至切口3处,从前、后切口观察肌腱通过有无障碍。如穿过其他肌肉的纤维,应抽出重新穿过;如骨间膜切口太小,应将其扩大或在两端加用横切口,使肌腱能在直线方向畅通无阻。从切口3至切口4作皮下隧道,并抽出肌腱。6.固定肌腱 拉开切口4,显露第2楔骨,工形切开并剥离骨膜,显露骨质,用骨钻垂直钻孔,作成短小的骨内隧道。用软的不锈钢丝,采用不锈钢丝抽出缝合法缝合胫后肌腱的断端,将其拉入隧道,钢丝穿出足底皮外以钮扣固定,抽出钢丝从切口4的上角引出。最后,分别缝合各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