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畸形手术 描述
2237人浏览脊髓血管畸形手术
脊髓血管畸形可分为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与毛细血管扩张四种。如引起脊髓功能障碍,多主张手术切除。
1.术前诊断虽已成立,但脊髓功能障碍完全,历时3~4年,估计术后无恢复可能者。 2.一般情况太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注意事项: 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与其所在部位和与脊髓的关系密切相关。对于位于脊髓腹侧或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的血管畸形,人工栓塞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但上颈段病变应慎重。
第1步1.以病灶为中心作后背正中切口,切除病变范围内的相应椎板。血管畸形病变范围常可较广泛,故一次手术常需切除5~6个椎板。 2.切开硬脊膜时应注意勿损伤其下方的畸形血管,以免引起出血。此时探查血管畸形类型、畸形灶部位、供应动脉及引流静脉。病变区的根动脉常对畸形血管供血,其数目不一,但常有一个是主要供血者。供血动脉常由硬脊膜外神经根相近处穿入脊膜内,位于脊髓背外侧,粗大鲜红,有搏动。可先分出一小段动脉,用动脉夹暂时阻断其血流,该血管远端如有萎陷、变色、搏动消失,即可用双极电凝烧灼后切断。如观察不到此现象,则可阻断其主要供血动脉,其他动脉仅切断其进入畸形灶的分支,以保证脊髓的供血。畸形灶如位于脊髓背侧面或两旁的蛛网膜下腔,或虽已侵入软脊膜内,但范围较小,且与脊髓组织有明确分界,可行手术切除。毛细血管扩张常位于软脊膜下,在手术显微镜下也不能确定血管与脊髓组织的解剖关系,因此不适宜一事无成手术切除。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围绕畸形血管的蛛网膜锐性分开,畸形血管不宜用镊子直接钳夹,以免破裂,可用微形镊夹住覆盖其表面的蛛网膜进行牵拉。在畸形血管之间以及血管与脊髓之间的蛛网膜纤维用微形剪剪断。畸形血管与软脊膜下血管之间的吻合支,可在接近畸形血管处用双极电凝处理后切断;少数较粗大者在电凝前应加用银夹夹闭。畸形灶切除时,将缠绕的血管团整个从脊髓表面分离即可,不必将互相粘着的血管分开。由于脊髓动静脉畸形内的血压不高,如有血管破裂出血,用双极电凝即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