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移位移植缝合法 描述
253人浏览血管移位移植缝合法
当血管有缺损,不能直接缝合时,血管移植是常用的方法。移植的血管可选用自体动脉、静脉,或同种异体动、静脉,或人造血管。但在显微血管手术中,仍以自体动、静脉移植最常用。
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动脉缺损,由于动脉压力大,恢复血流后,在动脉压力的影响下,静脉可能伸延一定的长度,约为缺损长度的10%~15%,在移植静脉一端的缝合业已完成,为缝合另一端而修剪血管时,应将此因素考虑在内。如动脉缺损3cm,则移植静脉的合适长度为2.6~2.7cm,以免移植静脉过长,恢复血流后,造成血管扭曲。
注意事项: 1.血管断端分离的长度要合适,过短时血管缝线处张力过大,必致失败。在端端吻合时,有时须将血管上、下段适当分离并结扎、切断某些侧支,但不能切断股深、旋股或肱深等比较重要的动脉。如果张力还很大,宁可采用血管移植以重建血运,也不可勉强进行端端吻合术。血管移植也不可过长,不然血管将曲折而阻碍血流。同时,吻合时尚须注意使血管的纵轴一致,避免血管扭转。 2.缝线牵拉和结扎要松紧适宜,不可过松,以免漏血;更不可过紧,以免造成吻合口狭窄。 3.松开血管夹后,远段的血运即可恢复,表现为肢体的远段皮肤泛红、皮下静脉充盈、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恢复、可触及动脉搏动、静脉回血良好等。 如上述现象不出现,或出现一段时间后又消失,即应检查吻合部及其远段血管有无阻塞。常见原因有:①吻合技术不完善,使吻合口狭窄或闭锁;②血栓形成;③血管痉挛。一般先用温盐水纱布热敷,普鲁卡因封闭血管周围,或用2.5%罂粟硷液湿敷。如短时间内未见显效,不宜再观察等待,应及时拆除吻合口缝线探查;用平头针或塑料管插入血管腔内吸引、冲洗以清除血栓,并注入肝素盐水或普鲁卡因液,以解除血管痉挛。如血流仍不畅通,有血管内膜损伤、外膜嵌入或吻合口狭窄者,应切除吻合部,重新吻合。
第1步1.测定血管缺损的长度 根据病变范围必须切除血管的长度,即血管缺损长度。但在创伤引起的血管缺损,由于血管回缩,测定的血管缺损长度比实际缺损长度长,移植血管仍可按测得的缺损长度切取,多余部分待缝合时切除。 2.切取移植血管 根据受区血管的缺损长度和外径,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移植。一般多在术野附近选择合适的浅静脉进行移植,但有时也有动脉移植,如断指再植时,取一侧指动脉移植修复另一侧指动脉。确定移植的血管后,将之分离,结扎切断所有分支。根据受区血管缺损的长度,切取同样长度的静脉或动脉。切取时,移植血管断端的外膜旁膜应剥去1~2mm,如为静脉移植则应用缝线标志静脉的远心端。 3.冲洗和扩张移植血管 移植血管切取后,用平头插入管腔,用肝素盐水冲尽管腔内的血液,以免凝血。一般,分离血管常引起血管痉挛。缝合前,应当用镊尖插入血管断端,稍加扩张,以便缝合。 4.缝合 将移植血管嵌于缺损血管两断端之间准备缝合。如用自体静脉修复动脉缺损,应将移植静脉倒置,使其远心端与动脉的近心端缝合,静脉的近心端与动脉的远心端缝合。用静脉修复静脉缺损,或动脉修复动脉缺损或静脉缺损,则不必倒置,可以将近心端与近心端缝合,远心端与远心端缝合。缝合时按端端缝合法,先缝合接受血管与移植血管的一端。缝合完成后,即可用镊尖持移植血管的另一端;稍加牵引,与缺损血管的另一端对合,如移植血管太长,则剪去多余的部分,而后缝合。 5.恢复血流 吻合完成后,先取下远心端的小血管夹,再取下近心端的小血管夹,以恢复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