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描述
2569人浏览桥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活动期或化脓性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效,不得不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者。
1.青光眼 如果术前检查确诊患者有青光眼存在,必须经药物、激光或抗青光眼手术有效地控制服压后,方可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2.干眼症 结、角膜的实质性干燥会使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上皮愈合困难,进而导致植片混浊。因此,对于眼症患者,须重建眼表和泪液分泌>10mm/5min后才能进行手术。 3.眼内活动性炎症 如葡萄膜炎、化脓性眼内炎等不宜手术。如果因角膜穿通伤形成化脓性眼内炎,角膜透明度不够,可以行穿透性移植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注意事项: 一、术前充分软化眼球;(如术前眼压降不下来,宁愿改日再做也不应强行手术) 二、如无禁忌应充分缩瞳,以防损伤晶状体,同时防止虹膜前粘; 三、植孔、植片应以角膜的光学中心为圆形,避免术后散光及弦光; 四、植片大小 ①植片的大小一般应根据角膜病变情况而定,光学性PK常选择7.8—8mm的移植片。小于6mm的植片容易引起光学区扭曲,引起高度散光,而且小植片的内皮细胞总数较少,容易导致术后的功能失代偿。大于8mm植片则显著地增加了移植
术后护理: 1、处理原则包括促使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视力恢复。 2.术后主要关心的内容 (1)近期(术后两周内)有创口的光整性、粘连、感染(眼内炎)、眼内压、上皮愈合、炎症及疾病复发(真菌或细菌感染)等。 (2)中期(术后2周至6周)包括感染(缝线)、眼内压、上皮完整性、炎症、排斥反应(高度危 险期)、黄斑囊样水肿、疾病复发及视力恢复(包括散光)等内容。 (3)长期(6月以上)主要关心感染、眼内压、排斥反应(中等度危险期6月~2年,低度危险期一无限远)、视力恢复(包括散光)、黄班囊样水肿、拆线以及疾病复发(如营养障碍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