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描述
948人浏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一般来说,凡适合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病例,均可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但在病例选择上,应根据自身技术条件,确定相对选择标准。
1.有极硬度核(黑色核或部分深棕色核)白内障,脱位或半脱位的白内障不适合行超声乳化吸除术。 2.角膜混浊,顽固性浅前房,瞳孔强直,小眼球小角膜等。
注意事项: 1.切口必须规范,过大会因为漏水而难以保持正常前房深度,过小将使灌注淤塞,影响乳化头冷却和前房形成;靠前将影响操作;靠后易引起出血。 2.整个操作应在有足够的前房深度下进行,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和瞳孔缘。一旦吸住虹膜,应即刻启动回吐功能,避免牵拉和继续操作。 3.操作中一旦发现后囊膜破裂,应停止乳化,检查破损部位及程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切忌试图用乳化头清除脱出的玻璃体。 4.雕刻是在负压吸引条件下进行的动作,切不可力图提高效率而压迫或推动晶状
第1步切口 沿上方角膜缘剪开结膜约6mm,向后剥离暴露巩膜,充分止血。距角巩膜缘后2mm,作平行地缘部的巩膜板层切开,深度约1/2巩膜全厚,长度应根据欲植入的晶状体大小而定。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作潜行剥离,进入透明角膜内1mm,形成巩膜隧道 第2步撕囊 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是典型的超声乳化术的相关技术。以截囊针在近正中部前囊膜作一小三角瓣,反转游离侧,以截囊针轻轻拉住反转的囊膜片,按预定方向作环形撕拉,使撕裂作连续的弧形延伸,直至形成6mm直径的圆形撕开。撕囊过程中,应不断更换牵拉点和撕拉方向,避免向赤道部放射 第3步水分离术 撕开前囊膜后,以注水钝针头自9∶00或3∶00时钟位的前囊膜瓣下注入BSS。注水时采用轻轻的脉动方式,借助水的脉动冲击,使前囊膜和囊下皮质分离。用同样的方法可使浅层皮质和深层皮质、深层皮质和核上皮质,以至于核上皮质与核充分分离,以利于随后的乳化的进行 第4步晶状体乳化 扩大内切口至3.2mm,伸入乳化头,按预定方式依次对核进行乳化吸出。乳化的基本动作是雕刻(sculpting),即以乳化头释放的能量将晶状体核击碎成乳糜状如何将整个晶状体核依次乳化并吸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要求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术以外,还应掌握一些特殊的技术动作。随着超声乳化整体技术的不断完善,针对操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核硬度的不同),创新了一大批不同的新方法。每一种新方法均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在整体技术中应是相互穿插,相互渗透。 第5步清除皮质 以机械注-吸器清除皮质,其基本操作原则与手动注-吸器大致相同,惟吸力较大,极易吸破后囊膜,操作时应十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