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类型
2690人浏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氧氯普胺。其化学名称为:N-[(2-二乙氨基)乙基]-4-氨基-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甲氧氯普胺)。分子式:C14H22ClN3O2·2HCl·H2O分子量:390.72
1 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 2 醛固酮与血清催乳素浓度可因甲氧氯普胺的使用而升高。 3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至少须减少60%,这类患者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4 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须慢,l~2分钟注完,快速给药可出现燥动不安,随即进入昏睡状态。5 因本品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若两药必须合用,间隔时间至少要1小时。 6 本品遇光变成黄色或黄棕色后,毒性增高。
1 与对乙酰氨基酚、左旋多巴、锂化物、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乙醇和安定等同用时,胃内排空增快,使后者在小肠内吸收增加。 2 与乙醇或中枢抑制药等同时并用,镇静作用均增强。 3 与抗胆碱能药物和麻醉止痛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 4 与抗毒蕈碱麻醉性镇静药并用,甲氧氯普胺对胃肠道的能动性效能可被抵消。 5 由于其可释放儿茶酚胺,正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病人,使用时应注意监控。 6 与阿扑吗啡并用,后者的中枢性与周围性效应均可被抑制。 7 与西咪替丁、慢溶型剂型地高辛同用,后者的胃肠道吸收减少,如间隔2小时服用可以减少这种影响;本品还可增加地高辛的胆汁排出,从而改变其血浓度。 8 与能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如吩噻嗪类药等合用,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与严重性均可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