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甲氨蝶呤

剂型:
注射剂
规格:
5毫克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1020546
类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主治急性白血病,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淋巴瘤
适应症
用法用量1 本品用注射用水2毫升溶解,可供静脉、肌内、动脉、鞘内注射。2 用于急性白血病: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10~30mg,每周1~2次;儿童每日20~30mg/m2,每周一次,或视骨髓情况而定。3 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或恶性葡萄胎:每日10~20mg,亦可溶于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总量80mg~100mg。4 用于脑膜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每次一般6mg/m2,成人常用于5~12mg,最大不>12mg,一日1次,5天为一疗程。用于预防脑膜白血病时,每日10~15mg,一日1次,每隔6~8周一次。5 用于实体瘤类(1)静脉一般20mg/m2/次。(2)亦可介入治疗。(3)高剂量并叶酸治疗某些肿瘤,方案根据肿瘤由医师判定,如骨肉瘤等。
功能主治:
禁忌症:下列情况下禁用甲氨蝶呤:肾功能已受损害、孕妇、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良或伴有血液病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及骨髓抑制。
储存: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
注意事项:大剂量鞘内注射可致惊厥和其它难以处理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甲氨蝶呤应在有用细胞毒药物经验的医师持续地监督下使用,并应确认用药的益处大于潜在的危险性,应该告诉病人甲氨蝶呤的毒性和致命的副作用及其危险性,用药后应认真随访病人以便尽早发现副作用,应有适当的设施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药物相互作用:当甲氨蝶呤在蛋白质结合位点上被其它药物所替代时,将产生潜在的药物毒性的相互作用,这些药物包括:水杨酸盐、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苯妥英。口服抗生素,例如四环素、氯霉素和不能吸收的广谱抗生素可能通过抑制肠道菌群或通过细菌抑制药物代谢,从而降低甲氨蝶呤肠道吸收或干扰肝肠循环。已有报道,甲氨蝶呤与一些药物合用能改变细胞对甲氨蝶呤的摄取率,所以病人在接受甲氨蝶呤期间仅能使用肿瘤专家同意的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包括: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头孢霉素Ⅰ、甲基强的松龙、门冬酰胺酶、博来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丙磺舒能减少肾小管的转运功能,因此,甲氨蝶呤与丙磺舒合用时,应仔细监测。降血脂化合物(例如考来烯胺)与甲氨蝶呤合用时,其结合甲氨蝶呤能力大于血清蛋白。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可能降低甲氨蝶呤肾清除率,已观察甲氨蝶呤血清浓度增高并伴有血液学和胃肠道毒性,甲氨蝶呤与青霉素或磺胺类药合用时应密切观察。
【厂家】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屏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