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牛肝菌(黄皮疣柄牛肝菌、黄癞头)描述
1856人浏览黄皮牛肝菌(黄皮疣柄牛肝菌、黄癞头)
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灰分(g)=4.00,核黄素(mg)=3.68,铁(mg)=50.00,磷(mg)=500.00,钙(mg)=23.00,蛋白质(g)=2.30,脂肪(mg)=100.00
营养价值: 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富含核黄素,具有使皮肤、指甲、毛发正常生长;消除口腔炎症;增进视力,减轻疲劳。 适宜人群: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适宜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孕妇、儿童及哺乳期的妇女要注意补铁。适宜服用避孕药、怀孕的、哺乳期的妇女和精神紧张的工作人群。 食疗: 1、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 2、抗菌、抗病毒作用。 3、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4、健胃、助消化作用。暖胃,治疗胃寒症。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5、止咳平喘、祛痰作用:能稀释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于止咳和祛痰。 6、利胆、保肝、解毒:保护肝细胞和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7、降血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进糖分分解,具有使过剩糖分转化为热量的作用,改善体内的脂肪平衡。 8、通便利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保持肠内粪便湿润,以利通便。 9、免疫调节。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10、安神除烦: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
黄皮牛肝菌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按更详细疾病搜索食品)感冒,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妇科疾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黄皮牛肝菌?怀孕期,孕妇,乳母,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熬夜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黄皮牛肝菌?(测一测你的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阴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黄皮牛肝菌?胃炎,痢疾,肠炎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黄皮牛肝菌?(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性寒凉,脾胃虚寒者及大便泄泻者不宜。
知名产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 怎么辨别黄皮牛肝菌的好坏? 子实体一般中等。菌盖直径4-7.5cm,中凸,后微平展,盖缘幼时微内卷,无粘液,但有脂状感,少平滑,土黄色,橘黄色,褐黄色,后期多具龟裂状花纹。菌肉淡黄色,乳黄色,伤后变成酒红色,近柄处尤甚,遇FeSO4液变绿色,遇KOH液呈橘褐色,鲜时无特殊气味和味道。菌管长约10mm,孔口径1.2-2mm,淡黄褐色,橄榄褐色,干后呈黄色。菌柄长5-7cm,粗2-4.5cm,锑黄色,上端有较浓的金黄色或暗红色小粒点,坚脆,少数柄基具糠麸状鳞片,易脱落。孢子印呈蜜黄色。孢子14-20μm×6-9μm,光滑,呈纺锤状,在KOH液下呈褐黄色,在Melzer梅氏液下呈锈褐色。担子短棍棒形,20-27μm×9-12μm,管侧囊体稀少,长纺锤形,透明,38-60μm×9-15μm,管缘囊体腹鼓状、棒状,18-36μm×6-12μm。
肝癌,肠癌,痰热咳嗽,肺热咳嗽,慢性咳嗽,糖尿病和高血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甲型H1N1流感,不孕症,失眠,高血压,功能性消化不良
虚烦失眠,筋膜疼痛,头晕,脓血性白带,白带增多,微血栓形成,失眠,高血压,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