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描述
6847人浏览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
苣荬菜,为菊科植物,又名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山东。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营养成分
钠(mg)=8.33,磷(mg)=33.33,锰(mg)=0.61,铜(mg)=1.19,锌(mg)=0.54,铁(mg)=10.78,维生素E(mg)=0.06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的性质
寒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五味
苦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热量
0.10大卡(千焦)/100克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功效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食疗价值
苣荬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食用苣荬菜有助于促进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大脑机能。苣荬菜中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预防贫血,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多种维生素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维生素缺乏。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注意事项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苣荬菜?儿童青少年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苣荬菜?(测一测你的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勿食。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辨别好坏
知名产区:陕西 怎么辨别苣荬菜的好坏? 苣荬菜,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疏缺刻或浅裂,缺刻及裂片都具尖齿;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呈伞房状,直径2~4厘米,总苞钟形;花全为舌状花,黄色;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具纵肋,冠毛细软。花期7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至翌年4月。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适宜疾病
血热崩漏,湿热蕴脾,毒热侵肤,风轮湿热,虚寒咳嗽,膀胱湿热,大肠湿热,小儿热疮,风热犯肺,水肿,温热,三焦咳,肿胀,肾咳,胆咳,热咳,寒饮咳嗽,前房积血与青光眼,玻璃体积血,便血
苣荬菜(苦菜、苦苣菜、苦麻菜、取荬菜、苦麻子)适宜症状
小儿咳嗽,咳巧克力色痰,咳出棕色痰栓,喉痒咳嗽,上肢突然出现肿胀酸痛,湿咳,咳嗽伴胸痛,咳嗽伴哮鸣音,小儿尿血,老年人小腿浮肿,膝后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尿血,贫血,水中毒,便血,咯血,咳嗽,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