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损伤情况的辨认 描述
2770人浏览血管损伤情况的辨认
血管损伤是外科急诊常见的一种损伤,重要的血管伤常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及肢体缺血坏死。早期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 1.血管断端分离的长度要合适,过短时血管缝线处张力过大,必致失败。在端端吻合时,有时须将血管上、下段适当分离并结扎、切断某些侧支,但不能切断股深、旋股或肱深等比较重要的动脉。如果张力还很大,宁可采用血管移植以重建血运,也不可勉强进行端端吻合术。血管移植也不可过长,不然血管将曲折而阻碍血流。同时,吻合时尚须注意使血管的纵轴一致,避免血管扭转。 2.缝线牵拉和结扎要松紧适宜,不可过松,以免漏血;更不可过紧,以免造成吻合口狭窄。 3.松开血管夹后,远段的血运即可恢复,表现为肢体的远段皮肤泛红、皮下静脉充盈、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恢复、可触及动脉搏动、静脉回血良好等。 如上述现象不出现,或出现一段时间后又消失,即应检查吻合部及其远段血管有无阻塞。常见原因有:①吻合技术不完善,使吻合口狭窄或闭锁;②血栓形成;③血管痉挛。一般先用温盐水纱布热敷,普鲁卡因封闭血管周围,或用2.5%罂粟硷液湿敷。如短时间内未见显效,不宜再观察等待,应及时拆除吻合口缝线探查;用平头针或塑料管插入血管腔内吸引、冲洗以清除血栓,并注入肝素盐水或普鲁卡因液,以解除血管痉挛。如血流仍不畅通,有血管内膜损伤、外膜嵌入或吻合口狭窄者,应切除吻合部,重新吻合。
第1步在动脉近断相隔120度位穿过外膜及肌层各缝一针(共3针)。再在远断端与近端缝线相对应位置穿过全壁层各缝合一针。把被套入血管断端送入套入血管端,拉紧缝线,打结,即完成血管套叠缝合。血管肌层损伤。 血管腔内有凝血块与管壁粘连,内膜损伤或剥脱。 血管陈旧性损伤,管壁增厚、失去弹性。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并发症: ①颈动脉瘤,颈侧部有搏动性肿块,可因压迫迷走神经、颈交感神经及臂丛神经,出现声音嘶哑、霍纳(Homer)综合征、上肢感觉异常等症状。瘤腔内血栓脱落导致持久的或一时性缺血性脑卒中。②锁骨下动脉瘤,在锁骨上区出现搏动性肿块,臂丛神经受压引起上肢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③股动脉瘤,在股三角区或大腿内侧有搏动性肿块.一般伴有明显疼痛。当股神经受压时,出现下肢麻木、放射痛压迫股静脉时出现下肢肿胀。易并发远端动脉桂塞。④腘动脉瘤,在腘窝有搏动性肿块,患肢通常处于被动屈膝体位。很易并发小腿主干动脉栓塞,造成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