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 描述
1168人浏览弧形髓内针(Ender针)内固定术
弧形髓内针又称ender针,是髓内针的一种,其优点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髓内针插入髓腔,达股骨颈部,呈扇形散开,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尤其对老年人,由于患肢可早期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从而减少全身并发症;应用弧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远离骨折部位,因而感染的危险性较其它内固定方法为少。其缺点是多根弧形针对控制骨折端旋转能力仍嫌不足,尤其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固定常不牢固;同时,也有早、晚期并发症发生,不容忽视。
1.股骨转子部不稳定性骨折; 2.严重骨质疏松,弧形针容易在髓腔内移位; 3.对青壮年,一旦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或下肢外旋畸形等并发症,后果严重,应视为相对禁忌证。
注意事项: 1.术中复位及进针均须有x线摄片或电视x线机监视,以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第1根针x线显露位置正确后,方可接着打入第2、3根或第4根。 2.进针过程中常发生针尖穿出骨皮质,主要因复位不满意,有髋内、外翻畸形存在,或针太长穿出股骨头,有时发生劈裂骨折,多因骨槽太小,故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
并发症: 1.进针部劈裂骨折 多因骨槽太小所致。所发劈裂骨折时可改于股骨外髁部进针,或改用其它内固定术。劈裂骨折严重者可用钢丝环扎固定。 2.针向近端移位或向远端滑出 多因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针未能完全堵塞髓腔,及/或负重过早所致。处理方法是应延缓负重或提前拔除滑出过长的针。 3.膝关节疼痛 多因进针位置偏前或针尾滑出刺激所致。除术中应注意操作要领外,需延缓负重。对疼痛严重者宜再次手术将针推进或提前拔针。 4.下肢外旋、髓内翻、肢体短缩畸形 大多见于不稳定型骨折,复位欠佳,固定针数或深度不够等,故在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