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溢的治疗

发布日期:2014-10-22 11:42:54 浏览次数:1600

【关键词】 泪囊炎

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泪囊炎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存在少数患者术后泪溢的现象,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溢9例患者进行分析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5年1月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溢患者9例(9眼),男2例(2眼),女7例(7眼),年龄最大75岁,最小17岁,平均42岁,7例患者术前无泪囊急性炎症,2例患者急性炎症控制3天后行手术,无息肉鼻窦炎,发病时间2个月~10年不等。

1.2 手术情况 9例患者行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后每日换药,第3天拔引流条,第6天拆皮肤缝线,拔引流条后用氯麻液可的松眼水冲洗泪道第3、4、5、6天,第2、3周各2次,第4周1次,以后每月1次至半年,常规点抗生素眼水治疗2周。9例患者6例术中出血较多,1例术中剪泪囊瓣时损伤泪总管。

1.3 术后疗效 术后仍泪溢9例中5例按压泪囊区仍存在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术后拆线时有泪溢。冲洗泪道3例通畅无阻力,3例通而不畅,2例冲洗完全自上泪点返流,1例冲洗后自原泪小点返流。

根据9例患者术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3例泪道冲洗通畅,但术后仍泪溢者中1例经检查下泪小点有一膜状物覆盖,表麻下剪除,插入一小段腰麻管,1个月拔出后痊愈,2例再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治愈。另6例冲洗液部分或完全不能进入鼻腔但能从上泪点返流者,表麻下插入泪道探计置留20min后,氯麻液加可的松眼水冲洗泪道进入鼻腔后再注入迪可罗眼膏,3例先后经过1~3次此方法痊愈,有2例行2次鼻腔吻合术后治愈。另1例行激光泪道疏通术治愈。

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溢的原因主要有泪点、泪小管、鼻泪管、泪囊处不同程度的阻塞。分析其原因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1)对下泪小点处膜状物覆盖的,表麻下剪除覆盖膜,一般情况下能治愈,对反复长出者插腰麻管固定1~3个月。(2)对泪小管、泪总管狭窄甚至阻塞,可由沙眼、眼外伤、鼻中隔偏曲、冲洗泪道动作粗暴致泪管炎水肿等引起,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做激光泪道疏通术或插入腰麻管。在冲洗泪道或插管时,医师应动作轻柔,减少医源性损伤泪道。(3)泪囊炎术中出血是手术失败的原因,术前应常规检查凝血时间无异常,术前鼻腔填纱到位,减少手术出血的发生,术中出血较多,应充分压迫或明胶海绵止血,术后换药及时冲洗泪道。(4)术中做泪囊瓣时损伤泪总管,术后泪总管处瘢痕粘连狭窄致泪溢,术中应尽量避免已损伤泪道内置管。(5)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骨窗偏小、位置偏低或偏高,由于泪总管开口多位于内眦韧带后下方,骨窗过小或位置偏低,泪总管开口不能完全暴露,增生粘连及瘢痕组织易将其阻塞。骨窗位置偏高,则下方易形成一盲腔,造成泪液潴留继发感染而阻塞泪道形成泪溢。(6)泪囊鼻黏膜瓣塌陷致术后泪溢可因瓣过大、吻合时未缝吊于上方组织或换药时拔引流条过快牵拉致其塌陷。(7)骨孔处残留鼻黏膜增生,泪囊内瘢痕组织增生收缩以及腔内肉芽组织增生亦可造成泪道再次阻塞,因此笔者在2次手术中采取相应措施再通泪道并留置泪道插管治愈100%。

通过术后泪溢的处理,正确选择适应证,细致的术前检查,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及术后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对手术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