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口服脊灰疫苗得小儿麻痹症

发布日期:2014-11-28 18:52:42 浏览次数:1595

2010年情人节,22岁的方芸和27岁的朱国走进了婚姻殿堂,同年10月17日,可爱的小墨墨降临了。

这一年12月21日早上9点多,方芸带着两个多月的儿子墨墨去接种脊灰疫苗。谁也没想到,噩梦就此开始。

“医生问我,小孩的身体好不好?我回答说,好的。然后,医生就给了一颗白色药丸。”方芸说,药丸的味道甜甜的,捣碎后就直接喂给孩子吃了,吃完后在医院等了半个小时后,没有异常反应,她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这种疫苗每个孩子都要接种,方芸和家人并没有太在意,直到2011年1月7日晚上,小孩突然感冒发烧,家人连夜送孩子到了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体温只有39摄氏度,对小孩来说不算高。”方芸说,吃了退烧药后,小墨墨慢慢地退烧了。2011年1月11日晚上,当脱下孩子的衣裤时,她却发现了异常,“平时他都会用脚踢我的,但是那天晚上孩子不踢了”。

医生敲了敲孩子膝盖,发现没有条件反射,就说:“你孩子的这个病有点麻烦,直接到省儿童医院吧。”

采访过程中,方芸特地尝试着让孩子站住,尽管有大人扶着,孩子的双腿还是不停地颤抖

吃中药、针灸、按摩……小墨墨每天重复着类似的治疗,刚开始一个月至少要花费6000元左右,方芸一家也因此欠了10多万元债务。

2011年7月18日,小墨墨的病因终于有了答案。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诊断意见书显示,小墨墨的病是口服脊灰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吃了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没想到却因此得了小儿麻痹症。”她说,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不可能完全治愈的,“即使基本康复,有的还是要坐轮椅,有的会走路,但是姿势很难看”。

2011年8月31日,经金华市医学会鉴定,墨墨属二级乙等伤残。

明明是为了预防孩子患上小儿麻痹才接种的脊灰疫苗,怎么反而成为导致健康宝宝患上小儿麻痹的罪魁祸首呢?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概率极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疫苗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变异,二是受种者个体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义乌市疾控中心科长骆淑英解释。

“小墨墨出现对脊灰疫苗的接种异常反应,真的是不幸中的不幸。”义乌市卫生局副局长张永民也很遗憾:“按照该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是百万分之一。”

“目前我们的疫苗,都是由省财政划拨资金,省疾控中心统一采购,并且逐级发放。”张永民副局长表示:“义乌不出一分钱参与购买,只负责最后的接种工作。”

据义乌市疾控中心统计,义乌市每年大概有3万新生儿要接受脊灰疫苗接种。

“按照流程,分别在孩子出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和4周岁时接种。”根据目前义乌市卫生部门掌握的资料看,发生在小墨墨身上的接种异常反应,是义乌历史上的第一起。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