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肝囊肿和肝内钙化灶有什么区别

发布日期:2014-10-10 02:31:07 浏览次数:1600

囊肿和肝内钙化灶在早期很难被人们发现,但是随着各种先进的医药器械使用,肝囊肿和肝内钙化灶的已经逐步被人们所熟悉,但是您对于肝囊肿和肝内钙化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请搜医专家来给大家具体说说肝囊肿和肝内钙化灶的区别。

肝囊肿现在占体格检查者的1%~2%,成为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肝囊肿分两大类,即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寄生虫性肝囊肿由寄生虫所引起,如牧区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包囊虫病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专家列举出后天性肝囊肿有:

(1)血肿和退行性囊肿;

(2)淋巴囊肿;

(3)因胆管阻塞所致的潴留囊肿;

(4)囊性腺瘤。其中潴留性囊肿最常见,多由炎症、水肿、瘢痕、外伤、穿刺等原因所致。临床上见到的大多数是先天性肝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肝内小胆管闭塞,近端呈囊性扩大及肝内胆管变性,局部增生阻塞,囊液蓄积后就形成了囊肿。

因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最常见,所以临床上所说的肝囊肿主要指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单发性肝囊肿常位于肝右叶,多见于女性。多发性肝囊肿可侵犯左、右肝叶,比单发性肝囊肿更多见。肝囊肿生长缓慢,可能长期或终生没有症状,其临床表现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和有无并发症而异。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压迫邻近脏器,如胃、十二指肠、结肠等。

通常在40~50岁后出现症状,多数症状轻微,偶然发现上腹部无痛性肿块,或有肝区胀痛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消瘦。若囊肿增大压迫胆总管则有黄疸,破裂可有囊内出血,带蒂囊肿扭转可发生急性腹痛肝肿大但无压痛,约半数患者有肾、脾、卵巢、肺等多囊性病变。囊内感染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等。

肝囊肿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以超声波检查最为重要。B型超声检查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98%。在定性方面,超声波检查比CT更准确;但在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肝脏和肝脏周围的相关脏器时,特别是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CT优于B超。肝囊肿一般不导致肝功能异常,化验检查对肝囊肿的诊断价值不大。发现肝囊肿后,应取血查甲胎球蛋白,以排除肝癌

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的。诊断肝内钙化灶首选B超;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以鉴别的肝内钙化灶。特别要注意肝内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的鉴别,避免误诊误治,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单纯钙化灶仅仅是以往疾病留下的痕迹,并无明显症状,对身体没有损害,无需特殊治疗。单纯的肝内钙化也不会引起疼痛,而肝内胆管结石常引起肝区疼痛。慎重起见,对于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2~3年,每3~6月做一次B超检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