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骨髓炎的中医外科膏药疗法

发布日期:2014-10-05 11:32:21 浏览次数:1600

骨髓炎中医名字为附骨疽,民间俗称铁骨瘤,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应急办法,但落下终生残疾,且手术费用昂贵,给病人和家庭造成痛苦。

西医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药物治疗,即应用大量抗生素,但由于该病的致病细菌株种变异,极易产生耐药性,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第二种是手术治疗。此种疗法虽能清除病灶,摘除死骨,刮去破坏骨质,但难以清除肉眼难以看到的细菌。因此不可能彻底治愈。复发率极高。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骨髓炎,并不只是骨髓出现发炎,而是指骨头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以及骨髓出现感染、发炎的疾病。病人一旦患上慢性骨髓炎,除了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外,可能还要接受多次手术治疗。疾病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往往要花很多精力控制感染、处理坏死的骨骼以及软组织的缺损。

局部症状: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跳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肢体不敢活动。患部肿胀压痛明显。如病灶接近关节,则关节亦可肿胀,但压痛不显著。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当骨髓炎处于平静状态、不发作时,病人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病变处的骨骼变形,肢体也增粗、变形。同时病变处皮肤变薄、颜色发暗、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就可引起长时间的溃疡。有些患者可出现长期流脓的小口,脓液有臭味。慢性脊榷骨髓炎则往往有背痛低热的现象。

当骨髓炎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患处疼痛、患处的皮肤发红、肿胀、发热,流脓的小口流出大量的脓液,有时还会掉出坏死的骨头。死骨排出后,流脓的小口可以自行封闭,红、肿、热、痛等症状逐渐好转、消退。但是症状消退并不等于疾病好转,以后还是会再次急性发作。一般隔几个月就发作一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