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发布日期:2014-11-11 03:38:46 浏览次数:1600

症状体征:发热 ,昏迷 ,关节疼痛 ,脓肿 ,骨髓损害 ,骨髓造血细胞再生障碍

【疾病概述】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acute h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也称急性骨髓炎,因为多数病例系化脓细菌经血行侵袭骨髓内结缔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少数从邻近软组织感染扩散而来或继发于开放骨折。若不及时治疗,会使骨结构破坏发生残疾,甚至感染扩散,危及生命。有些病例可转成慢性病变,病程冗长,由于多见于儿童,可能影响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预防】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如何预防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如何预防?多为血行播散感染引起,应积极预防、治疗败血症; 积极防治皮肤、黏膜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近年来也有毒性较强的溶血性白色葡萄球菌,偶尔可见沙门杆菌、肺炎球菌或其他化脓菌,大部分对青、链霉素有抗药性。常见的原发病灶脓疱、齿龈脓肿及上呼吸道感染。(二)发病机制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素。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易于繁殖。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做哪些检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早期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可伴有贫血血沉增快。早期血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50%~75%,通常在感染后24h即可获得血液阳性培养结果。局部骨穿刺抽出脓液,涂片找到细菌即可确诊。血液及脓液细菌培养的同时,均应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1.X线检查 起病后14天内的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用过抗生素的病例出现X线表现的时间可以延迟至1个月左右。X线检查难以显示出直径小于1cm的骨

临床表现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股骨上端、肱骨和桡骨远端。但其他各骨均可发生。症状和体征随感染的严重程度、部位、炎症范围、病程的久暂、病儿年龄以及抵抗力的大小而临床表现不同,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

1.脓毒血症型 此型占80%左右。全身症状为急性败血症的表现,可有高热、昏迷、谵妄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因有血行播散,常伴有其他部位的严重感染,如化脓性心包炎、脓气胸脑脓肿等。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肺、肝、肾等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概述】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如何治疗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如何治疗?(一)治疗必须尽早治疗。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后,立即给予抗生素,切不可等待培养结果。近年来均采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入。目前首选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苯唑青霉素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红霉素,兼用氯霉素、头孢菌素或庆大霉素等。当明确致病菌和敏感的抗生素后,立即更换有效的药物。静脉给药2~3周,感染控制后可改为口服抗生素2~3周。患肢用石膏或皮牵引固定于功能位以保证休息、减少疼痛并防止感染扩散与病理骨折。全身支持疗法不容忽视,如退热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关资源】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

1.软组织蜂窝织炎或深部脓肿 肿胀多限于肢体的一个侧面,无轴心叩痛。

2.坏血病引起的肢体疼痛、假性瘫痪和骨膜下血肿 有缺乏维生素C的病史及X线干骺端的坏血病特殊病变,给维生素C后症状很快缓解。

3.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全身症状轻,可有低热、烦躁,局部肿胀,肢体可呈假性瘫痪。X线片的特点为骨膜下大量新生骨,如为长骨发病,病变局限于骨干部,从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