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的膳食保养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自身血液的小动脉,当其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壁上可发生脂质沉着,产生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可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绞痛、心律变态,重症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通常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主因,癌症不是最主要的,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冠心病的发作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重症问题。比如1973年统计,冠心病死亡率每十万人中为21.7人,到了1986年上升为62人;1974年每十万人中为15.7人,到了1984年则上升为37.4人;就全国来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57年为12.07%,占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5年则上升为44.4%,上升到首位。
冠心病的发病的主因还未完全弄清,眼前多以为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在冠心病发作的危险起因中,最主要的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其次是肥胖、糖尿病及精神神经起因;还有一些不能改变的起因,如家族遗传史、年龄、性别(男性)等。从上述起因看,冠心病的发作同膳食营养起因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因此注重公道营养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很多研究证实,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导致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起因。而且还证实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以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导致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天生脂肪,导致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实,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作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天生,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预防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上面是专家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膳食保养”的介绍,任何疾病的发都是需要通过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才可确诊,治疗请遵医生诊断结果。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我们免费的在线专家,帮您做一对一的专业解答。
(编辑:永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