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冠心病发作5分钟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本报记者李娅通讯员高翔孙晓娟
赵金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国际胸心外科学术委员会会员,湖北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各种瓣位心脏瓣膜修复和置换手术,多瓣位瓣膜联合手术。在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领域属国内先进行列。尤其是在气管与隆突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熟练完成各种部位的气管切除和重建手术,通过彻底松解肺门等措施,在肺叶和全肺切除术、高难度肺癌外科手术方面颇有造诣。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星期四上午
中秋过后,天气变化很大,中午燥热早晚寒凉,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多了起来,其中冠心病患者占一半。许多患者都是出现心绞痛到医院急救的,对此,专家提醒,对于冠心病发作的早期症状如一过性胸痛等,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正确处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期“专家坐诊”特别邀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赵金平教授给读者朋友详细介绍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读者朋友如果有心脏病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今晚的金报专家热线咨询。
60岁的王奶奶在早锻炼时,突然感觉心口痛、胸闷,一同锻炼的老姐妹连忙扶她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诊断是心绞痛,紧急处理后症状缓解。因为王奶奶有冠心病,医生建议老人住院观察,但王奶奶认为危险已经过去,执意要回去给上学的孙子做午饭。结果当天下午,老人心绞痛再次发作,昏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
赵金平教授介绍,有些患者明知自己有冠心病,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还是心存侥幸,认为挺一挺就过去了,不及时到医院就诊,由此发生的猝死悲剧屡见不鲜。
冠心病为何如此凶险
专家介绍,所谓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血液由冠状动脉供应,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患者主要表现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以往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主,现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患此类疾病的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赵教授指出,青年人患心血管病增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运动过少,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缺乏定期体检等。
急救抓住“黄金5分钟”
专家介绍,冠心病发病前,身体一般都会发出一些细微的信号,比如心悸、胸闷、头痛、晕眩、呕吐等,但多数患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发现送医院抢救时,往往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赵教授说,对于心血管病急性发作的患者,抢救越早越好,发作后5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当病人出现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现象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做心肺复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急救的同时尽早呼叫急救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抢救工作,只要利用好“黄金5分钟”,完全有可能抢救患者。
支架还是搭桥病人该如何选择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冠心病患者,面临手术的问题。而支架和搭桥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法。介入治疗是在血管中安装人工支架,使狭窄冠状动脉迅速再通,可很快改善病人症状,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但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宜进行支架植入,对于单支血管病变而且病变是很局限的,比较适合做支架,而多支血管病变、血管弯曲、完全闭塞,或分叉口、左主干狭窄等不适合做支架治疗。
支架治疗还存在容易再狭窄的问题,所以对部分冠心病患者来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最佳选择。
专家介绍,搭桥手术是采用病人自身一段大隐静脉或胸廓内动脉,像搭桥一样,跨过狭窄部位,连接于升主动脉和狭窄远端冠状动脉之间,使血液通过“桥梁”输入冠状动脉,供给缺血心肌,从而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赵教授强调,凡在合理的药物治疗下不能控制的致残性心绞痛伴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以及冠状动脉多支多处病变,是搭桥手术最主要的适应症。
手术后仍然要“护心”
专家提醒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或支架术后,若不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不注意生活习惯调整、不注意长期合理用药,血管时刻会面临再堵的危险。术后早期以及后续恢复期应适当活动,这对于全身体力的恢复以及血管的通畅都是有益的。
此外,患者术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保证情绪的稳定也很重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