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逾八成冠心病是吃出来的

发布日期:2014-11-28 18:39:18 浏览次数:1595

科学运动可有效护心。CFP供图

严寒冬季历来是各类心脏病患者的危险期,随着近来南方地区的几次持续降温,深圳市也进入一年一度的冠心病高发时期。“近半个月来,我们接待的冠心病患者超出平时近4成,与往年同期相比也有大幅增长。”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门、急诊主任彭晓玲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气严寒只是冠心病发作的一个诱因,而更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一些人不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起居作息规律。彭晓玲认为,超过80%的冠心病患者是吃出来的病,而科学运动、健康饮食,是可以起到日常护心作用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永新通讯员 卢仕俊

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堆积到血管内壁致“伤心”

常年在门、急诊一线主持工作的彭晓玲主任提起深圳人的心健康问题显得犹为焦虑:“各种节日、庆典、聚会越来越多,曾经已被淡出记忆的一些传统小节日,近几年也搭着经济繁荣的顺风车重新热闹起来,中国人跟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过节是怎么到户外去狂欢、歌舞、旅游,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亲朋好友几家人围在一起,今天你做东、明天我做东,一天接一天地胡吃海喝。大家只顾吃的时候嘴上痛快,却不顾日后肠胃、肝肾、心脏的负担。说深圳人超过80%的冠心病是吃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冠心病是怎么吃出来的呢?彭晓玲说,冠心病病因很多,但医学上已明确的一个很重要病因就是体内胆固醇过高。什么是体内胆固醇过高?彭晓玲讲解说,这是指人们摄入大量高胆固醇食物后,致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法被及时吸收、代谢,从而堆积在血管壁内,占据、阻塞了血管腔并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少部分由人体机体自身合成外,绝大部分是从食物中来,如油炸食品、蛋黄、蟹黄和带鱼、鱿鱼,猪、牛、羊等肉类食物都含有非常丰富的胆固醇,可以说这些食品都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产源’。”彭主任提醒大家,长期过量摄入此类食物,必将大大增加冠心病患发的危险。

2

胆固醇是否过量与各人日常运动量和年龄有关

作为广东省重点专科医院和我市唯一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曾对临床患者进行过有关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很多患者明知道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对心脏健康的危害,但仍克制不住美食的诱惑铤而走险,这其中包括很多已有发病史、家庭史的患者。专家指出,这种“无肉不欢”的饮食追求非常有害。

“为什么有的人大吃以油炸食物为主的洋快餐、餐餐大鱼大肉,却不见得有病,而一些人吃得并不多却先一步得了冠心病?”对于这样的疑问,彭晓玲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含胆固醇食物摄入是否过量,是与每个人的日常运动量和年龄等因素相关。所谓不管吃多少,只要能使摄入量与机体的消耗量保持平衡,就不会危害健康。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每日鲜有足量的运动,受环境、空间和个人收入所限,很多人表示很难找到可供健身锻炼的场所,随着户外运动的退出视野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宅”的队列,专家指出深圳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高速上升,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一个终日坐在电脑前的文员、公务员,每天摄入的富含胆固醇食物的量却达到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所需的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严重超标,心脏出问题只是迟早问题”,专家表示。

3

健康膳食结构以五谷杂粮、蔬菜、豆为主

专家认为,健康的膳食结构应以五谷杂粮、蔬菜、豆类为主,蛋、肉类每天只需适量摄入,如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或50—100克瘦肉,就足能满足机体对胆固醇的需要。“一些人误以为:多吃肉、蛋就是补充营养,其实,营养讲究的是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的平衡,需讲究摄入和消耗的平衡。如果营养过剩,积存在体内就是垃圾,就给冠心病的发生种下了祸根。”彭晓玲提醒,现在很多饭店为了提高菜肴的香味,在烹制菜肴时不管是荤菜、素菜都添加了动物油脂,而动物油脂是对心血管健康很有危害的食物,其进入体内后附着在血管内壁,极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为此她建议,大家平时最好下班多回家自己动手制作健康食品,有意识减少下酒店、饭店用餐的次数,从而将“入口”问题“把握在自己手上”。

相关链接

10种植物果蔬常吃可护心

哪些是有益于保护心脏健康的好食物呢?记者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总结了以下几个食方:

1、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2、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3、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4、黄豆: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5、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6、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7、菠菜:本品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之作用。

8、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9、木耳:食用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10、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刘永新)

相关新闻

研究显示股市波动

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马信芳)记者从复旦大学了解到,该校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文娟的学术论文《作为冠心病死亡风险因素之一的股票市场波动》已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今年1月,最新出版的世界心脏病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欧洲心脏病杂志》)将对其进行刊登。

据了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这项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马文娟在导师阚海东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此研究以人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2006-2008年间股票上证指数的波动与上海市人群冠心病死亡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指的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会增加居民急性冠心病死亡的风险。同时,该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减少股市波动对公众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延伸阅读

“心病”人士运动锻炼

“10可”与“10不可”

有冠心病史或患发迹象的朋友,日常运动锻炼要注意分清哪些时候是可运动的时候,哪些是不可运动的时候。专家将之简单概括为冠心病人士健康运动“10可”和“10不可”。下面先说什么情况可运动:

1、血压和脉搏正常才可进行运动;2、控制运动量时;3、中午以后锻炼好:因早晨和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常发生在早晨5时~中午11时,最适合冠心病患者的活动时间是晚上7~9时,如果有些人习惯清晨锻炼,在锻炼前最好空腹喝一大杯水;4、不进行竞技性体育活动时;5、循序渐进,持之以恒;6、运动后不马上洗浴;7、运动前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8、心情舒畅;9、避免阳光直射和迎风锻炼;10、携带了急救药盒。

冠心病高发人群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可运动,专家也给出一些建议:

1、在安静情况下常有心绞痛发作者,各类冠心病经治疗不能控制者;2、轻微活动即感到心悸气短喘息或伴有心功能不全者;3、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4、急性感染期患者;5、伴有严重的高血压病;6、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心肌炎者;7、三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达80%~90%者;8、合并糖尿病,治疗后病情未控制者;9、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以及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或近期有栓塞病史者;10、餐后2小时以内不可锻炼,运动后一小时内不要进餐或饮浓茶。

(刘永新)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