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猝死型冠心病的十大并发症

发布日期:2014-10-01 19:34:07 浏览次数:1600

猝死冠心病的十大并发症

由于心脏呼吸骤停所导致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机体各重要脏器细胞损伤后其功能尚未恢复,经常会在猝死型冠心病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出现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紊乱,因此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常出现休克心律失常水肿、肾功能不全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1.低血压和休克

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聚可影响心肌功能;胸内心脏按压或心内穿刺注射药物次数过多,均影响心肌的功能,使心脏搏出量减少,以致引起低血压。心肺复苏患者的心泵功能变化,复苏早期心搏出量多数偏低,因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尚能代偿,但左心室每搏功指数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心脏指数减少。

2.心力衰竭

心脏复跳的时间过长,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造成心脏的损害;在抢救猝死型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大量血管收缩药物,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相应增加心脏负担。加之心律失常、液体的输入过多、过快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都损伤心肌,增加心脏的负担易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脏骤停心肌缺氧性损害,严重的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复苏药物的影响,心室内注射时部分药物误入心肌内,过度低温等。由于以上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的应激性增加而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4.呼吸功能不全

心肺复苏的抢救过程中,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反射消失,气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易引起肺不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加,导致低氧血症;同时痰液的吸入和胃内容物的反流,以及脱水、冬眠药物、低温与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均可导致肺部感染;故在复苏早期就可以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神经系统并发症

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虽经初步复苏成功,但在神经系统方面的病残率极高。可从局灶性到弥漫性脑损害,从暂时性到永久性损害,从轻度的功能障碍到不可逆性昏迷和死亡。所以,脑复苏不但要迅速改善和纠正脑缺血的即时影响,同时更应积极防治骤停后继发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促使脑功能得以尽快地恢复。

6.肾功能衰竭

由于心脏骤停和低血压使肾脏血流量停止或减少,引起肾脏皮质缺血和肾血管收缩。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小球滤过作用停止,并使血管紧张素和肾素活性上升,进一步引起肾血管收缩及肾缺血,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7.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在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过程中,猝死型冠心病患者易发生水与电解质的紊乱,多见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和低钠血症等。

8.酸碱代谢失衡

心脏骤停及复苏的过程中,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出现组织酸中毒以及由此引起的酸血症是由于通气不足和缺氧代谢所致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取决于心脏停搏时间的长短和CPR期间的血流水平。

9.感染

复苏后继发感染的原因不仅和病原菌的入侵有关,更重要的是在复苏的过程中,由于机体防御能力的削弱,病原菌乘虚而入,尤其一些在人体或环境中未被重视的非致病菌或弱度病菌却成了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出现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等。

10.消化系统并发症

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微血管低氧区仍持续存在,低氧区激发和增强免疫反应,进而增加氧需求和氧摄取能力降低,引起低氧血症加重。由于肠黏膜组织脆弱,对缺氧耐受极差,容易遭受低灌注损伤。可出现肠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还想知道更多,可以进行在线专家咨询或者了解疾病常识。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心脏病治疗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领先行列。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是湖北省内最具规模的冠心病治疗中心,于1985年成功开展湖北省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解除绞痛等冠心病症状。之后又率先开展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和急诊搭桥手术,巨大室壁瘤切除术等,对手术治疗冠心病具有独到经验,冠心病治疗成功率在98%以上,居国内领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