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心肌血供和需求不平衡,即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后者包括冠脉参与和冠脉搭桥二种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盐类、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和调脂药物。
冠脉参与治疗(间称PCI)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间称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进术。该方法是经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将特定外形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用冠状动脉球囊扩张狭窄病变,从而增加血供。但存在内膜撕裂或夹层即而造成急性闭塞的可能,或由于扩张病变内膜平滑肌过度增生及基质合成等原因造成术后再狭窄。冠脉内支架置进可有效避免术中急性闭塞,并可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另外,药物涂层支架的广泛临床应用,明显地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0—5%)。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另外一种血运重建的方法,主要适应症为三支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心室功能降低,高龄,以及存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缺血通常依据临床心肌缺血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学或心肌生化标记物,将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中危和高危。中高危患者应及早行冠脉参与治疗(通常指24—48小时以内),低危患者首先药物治疗1—2周,然后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据造影结果决定继续药物或血运重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常见而严重的类型,常因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而致冠脉急性闭塞所致。目前,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方法主要有溶栓治疗和急症冠脉内参与。溶栓治疗应在心梗发病12小时以内进行,且越早越好,该方法优点是实施及时、操纵较简单、用度减低等,缺点是再通率有限,通常50%—80%,再闭塞率高达20%以上,并有一定的禁忌证。
急诊参与治疗可在心梗后6小时之内进行,最好是发病3小时(到后90分钟)内完成手术,具备相应设备及操纵熟练的专业技术小组的大可开展。该方法可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高达98%,是急性心梗首选的血运重建术,尤其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参与治疗已成为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编辑: 袁达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