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規范冠心病治療

发布日期:2014-10-24 07:03:09 浏览次数:1600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 霍勇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 陳紀炎

自1984年中國首例經皮冠脈形成術開展至今,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經歷了30年的發展歷史,成為心血管領域最為成熟的學科之一。為了回顧中國冠脈介入的“引進、推廣、普及、提高”之路,促進人們更全面了解冠脈介入治療的臨床意義,正確認識冠脈介入治療和介入醫生,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發起的“中國冠脈介入治療30周年紀念活動”日前拉開帷幕。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介入治療是目前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脈嚴重缺血的急救中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近10年來,中國冠心病介入治療快速發展,與藥物治療和冠脈搭橋手術並列為冠心病三大主要治療策略。ACS(急性冠脈綜合徵)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的臨床類型,其發病急、病情重,往往導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約50%的心血管死亡可歸因于心肌梗死,我國每年新增100萬例ACS患者。ACS的介入治療對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尤其是對高危患者,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能更快、更有效地使梗死的相關動脈早期、持續、充分地開放。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紀炎教授表示,冠心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的治療過程,藥物治療是基礎,冠脈血運重建是主導,其中就包括介入治療和冠脈搭橋。無論是對于接受了介入治療的患者還是未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心梗復發的危險性仍然很高,是普通人群的5-7倍。因為ACS急性期過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斑塊仍然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而支架和搭橋手術解決局部的問題,在血管的其他部位仍然可能出現新的病變,需要通過長期藥物治療達到穩定斑塊、延緩進展、預防復發。

陳紀炎強調,ACS患者的康復是個長期的過程,不少ACS患者一旦過了急性期,病情趨于穩定在心理上就會出現懈怠,無法堅持藥物治療。其實,ACS急性期過後,並不代表病情真正穩定,由ACS導致的死亡超過80%發生在出院後。抗血小板活化聚集是控制ACS發病和減少事件的重要環節,患者應該堅持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即阿司匹林加氯格雷至少一年,預防復發。

聲明:本文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如是轉載內容,新華網北京頻道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和圖文版權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係,並提供稿件的錯誤信息。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