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假临近 冠心病人需加强二级预防
分享到: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已成为对我国中老年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世界心脏病日来临之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晓平教授提醒,中老年人尤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危人群冠心病复发更危险
天气转凉,很多中老年人都注重“贴秋膘”,如过多食用油腻食物会引起血脂升高,血液变得粘稠,导致动脉供血相对减少,心肌出现缺血。不仅如此,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后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有家族患病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疾病的概率就会激增。
陈晓平教授强调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复发死亡率高达35%以上,患者不仅要时刻面临复发的精神压力,而且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高危人群加强预防冠心病已是迫在眉睫。”
“双节”临近需做好二级预防
据了解,我国冠心病死亡人数之所以居高不下,并逆势呈上升态势,主要是因为已患冠心病的患者没有坚持采取防止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措施,即二级预防做得不好。陈晓平教授指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首先是抗血栓形成,即通过坚持药物治疗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如长期坚持服用100mg阿司匹林精确肠溶片,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达到二级预防的最佳效果。其次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秋节和国庆节到来之际,建议冠心病病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切忌时服时停。同时,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因此大假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大吃大喝,暴饮暴食,远离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控制好血压、血糖等,以免给心脏带来过多负荷。
成都晚报记者 田小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