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肝炎需警惕但并不可怕

发布日期:2014-11-21 18:07:50 浏览次数:1595

据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专家韩涛主任介绍说,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TV肝炎。另外,一些较为少见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也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病毒、某些肠道病毒等,也有一定传染性。在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甲型和戊型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有传染的可能。而乙型、丙型是通过体液、血液和母婴传播。如果是在活动期,病人需要到专科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一旦进入稳定期或只是单纯的病毒携带者,包括乙肝小三阳,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室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他们的家人可以自愿接种疫苗,预防病毒传播。

全国乙肝血清学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调查显示青壮年已成为乙肝病毒主要侵犯的人群,主要是因为这类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仍然较低。

韩主任说,在青壮年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完全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而是没有规范的全程接种疫苗。最近一次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表明,我国全程合格接种率仅为28.4%,73.6%为非全程接种。非全程接种的青壮年可能无乙肝抗体,或抗体滴度较低,即“弱阳性”,对此类人群应及时复种。

接种疫苗标准是打三针,忌半途而废,打完后必须做检查确认抗体水平。接种乙肝疫苗后,虽然随着时间延长,接种者的抗体水平逐年下降,但当他们受到乙肝病毒攻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水平可再度升高。这在乙肝高发区和高危人群中尤为明显。因此,从总体来说,如果是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并于接种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一般能维持5-10年左右。

慢性乙肝的病人经常会超出医生建议范围吃很多所谓"保肝药"、保肝保健品,其实对肝脏并不一定有利。因为药剂量过大,品种过多或疗程过长,只会加重肝脏的代谢,会诱发危险。治疗乙肝的目标是持续抑制病毒,延缓疾病进展成硬化肝癌。对一些患者而言,长期抗病毒治疗即使没有彻底清除病毒,也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病变,改善肝功能,延缓肝脏的纤维化与肝硬化进程。所以,判断治疗效果应综合评判,此时还应结合肝脏组织学检查。(通讯员 朱广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