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

发布日期:2014-11-26 20:48:56 浏览次数:1596

发病机理是黄疸前期血免疫复合体(IC)中的HBsAg超过HB抗体而引起发病,IC中除HBsAg和HB外,还有其他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成分:Ig是IgG亚型,主要是Ⅰ和Ⅲ型,并与补体相结合。伴随血补体,特别以C4和CH50下降。由于抗体逐渐增多随之IC消失,关节炎和皮疹也消退。这和注射引起实验性血清病一样,抗原过量形成的IC局限于靶组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而发病。

典型者为突然发病呈对称性累及许多关节,尤以手小关节多见。但亦可在不同关节呈非对称性、游走性发作。关节症状持续数周至6个月,多数为数周。炎症程度视病情而异,并有肌腱炎及滑膜炎。少数病例在前臂伸侧有皮下结节,活检类似类风湿结节,大多数病例不出现黄疸,即使出现,关节炎也已消退。约半数病例伴瘙痒性皮疹,最常见是荨麻疹;亦可呈斑疹丘疹或瘀点。皮疹好发于小腿,亦可见于臂、躯干和面部,并可在足趾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在关节炎出现前的1天至12周时间内可有不适、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或肌痛。伴随症状还有低热皮肤病损。

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关节炎无特异性治疗,一般对症治疗尚不能缩短关节炎的病程。本病的病程常为自限性,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扶他林)或美洛昔康,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对黄疸显著者,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胃肠道症状重者用八正散或温胆汤;脾肿大者,用青蒿鳖甲汤。

一般对症治疗尚不能缩短关节炎的病程。本病的病程常为自限性,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扶他林)或美洛昔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关节炎、血管炎等,可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肌无力等。国内资料显示10%~15%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HBsAg阳性,病重者发生胃肠穿孔或出血、肾梗死或肾功能不全,危及患者生命。乙型肝炎迁延不愈,会导致硬化肝癌,晚期出现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预后极差。

1.HBsAg在大多数关节炎患者的血中呈阳性,关节液中也可呈阳性,关节炎消退时则HBsAg阴性但抗体为阳性。

2.冷凝集素在部分病人呈阳性,其中含有大量免疫复合体的分解组合,可能有HBsAg,HB抗体,免疫球蛋白同M、G、A,补体成分C1q、C3、C4、C5和Dane颗粒(HB病毒)。

3.关节炎开始发作时C4下降和CH50下降显著,C3轻度下降至正常低水平。HBsAg升高时常伴C4、C1q下降。但也有关节炎患者发作时补体正常。补体激活可通过传统和旁路途径。

4.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正常,有相对的淋巴细胞增多并有不正常淋巴细胞。还可有显著贫血白细胞增多

6.滑膜液检查开始为非炎症性,但以后变异较大,其中白细胞计数较高,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