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让脂肪肝变肝炎
因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所致的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而且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尤其青睐城市白领一族。某单位去医院进行两年一次的体检,结果,参检的200多个男同志,竟有80多个患有脂肪肝,大部分是30岁至45岁的中青年,其中年纪最轻的,只有23岁。
在三大城市的健康人群普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达10%~15%,有60%~90%的肥胖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
现在我们要说说让脂肪肝变肝炎的几个坏习惯:
第一个:饮食不节制导致肥胖型脂肪肝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由于摄食过多的高糖饮食和过量脂类,导致营养过剩,致使周围脂肪组织过多。肝对脂肪的消化、氧化、转化、排泌出现障碍,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一般来说,体重越重肝内脂肪堆积越多。50%的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重度肥胖者绝大多数都有脂肪肝。
解决办法:减少饮食的热量摄入
小常识:脂肪肝实际上就是脂肪过量进入到肝脏里面。人体正常肝组织中的脂类物质一般有三类,即甘油三酯(通常称作脂肪)、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约占2%至3.5%,磷脂约占2.5%,胆固醇约占0.3%。三者共占肝湿重的5%至6%。当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就被诊断为脂肪肝。
第二个:酗酒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这是引发脂肪肝的第二位常见病因。75%到95%的嗜酒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酒精本身就对肝脏有着直接的损害,如果长期饮酒而不正常进食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脂肪肝。如果再不注意很可能让脂肪肝变肝炎。
解决办法: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
推荐:用公式来计算酒精的摄入量:
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
例如,一次饮52度(52%)的白酒100毫升,其酒精量=100毫升×52%×0.8=41.6克酒精。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的人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第三个:糖尿病性脂肪肝
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
解决办法: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应从控制血糖、调整免疫做起,以促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
小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肥胖型糖尿病诱发脂肪肝的机率非常高,因而防治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个:瘦身节食导致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因长期厌食、节食、偏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缺乏营养。常常动用组织中的脂肪,但又不能在肝脏内正常转化脂肪。
解决办法: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
2.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应从控制血糖、调整免疫做起,以促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
3.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
4.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
第五个:胡乱吃药吃出药物性及毒物性脂肪肝
使用某些药物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某些抗肿瘤药、四氯化碳、苯、砷、铝等,可发生脂肪肝。当然抗肿瘤药这些药物的使用,如果有需要是无法避免。但是生长激素、四环素这些药物切不可自己胡乱服用。一定遵医嘱。
解决方法:听医生的话,按处方吃药。
少吃多运动防治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疗光靠药物未必理想,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治疗脂肪肝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饮食,不仅要控制脂肪饮食,还要控制饮食的总量,包括米饭也要少吃些。 因为这些糖类食物进入体内后,摄入过多,也会在肝脏中转化为脂肪。
○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低脂低糖低盐饮食,选用脱脂牛奶,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脑髓等含脂肪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煎、炸食物和甜食,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
○保证充足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虾、瘦肉、海米等;多吃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要加餐;多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脂肪肝的自我防治,主要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除了做到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脂肪肝患者几乎体重都超标,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哪怕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楼,对预防脂肪肝都是有益的。因此,抽时间参加运动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可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甚至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随着饮食控制、坚持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游泳、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因为运动后,能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而肥胖减轻之后,肝脏中的脂肪也会随之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来源网址